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你就错了。”元度说,“老师说的,与董老夫子有本质不同。你那么注重天人关系,竟看不出这一点?”
“本质不同?你说说理由。”介夫质疑说。
“董老夫子的天人感应说得太玄。且不提天人相副、相类,人的四肢关节、五脏六腑等完全是比照天才生出来的,有多玄!就说天地异常与风调雨顺,都是由人事引起的,而后又由天降下祥瑞灾变,以示惩戒褒奖,也是玄得不能再玄,近似怪力乱神了。老师从来不谈这个。”元度说。
“元度说得对。”资深赞同说:“老师谈诗时明确说过:‘天道,人道,不是一回事。’他写的即事诗,也说:‘寒暑自有长,不顾万物求。’也是不将天道与人道混为一谈。老师只是主张效法天象,修人事以应天变,再没有别的了。董老夫子的天人感应说,常常总是沦为###的工具,大概就与它过于虚玄神秘不无关系。你可不要上当呵!”
“对对对,连他老先生自己也不敢较真呢!宗庙失火,他在那儿乱说灾变,给人奏了一本,被抓起来,差一点就杀了!打这以后,他就再也不敢乱谈天人感应了。你不要走火入魔,落了他的窠臼,就惨了!”元度调侃说。
“去去去,人家说正经的呢,你在那儿闲贫嘴!”介夫红着脸说。
大家见他发急,都笑了。安石调解道:“介夫谈的是个大题目。究竟怎样,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大家都好好想想,找机会再谈吧。”
大宋遗事 第五十八回(4)
介夫解不开的死结是天人关系,资深关切的是王霸之道。他提问说:“商鞅至秦,三说秦孝公。头两次对牛弹琴,第三次秦孝公终于大彻大悟。据商鞅说,他头两次说的是帝王之道,第三次说的是霸道,秦孝公只认同霸道,说王道久远,要等数百年才能一统天下,他等不及。最后也真变法更张,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统一了六国。这王道、霸道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难道王道真的那么迂阔难用,霸道真的就能立竿见影吗?”
安石道:“这个问题提得好。所谓王道,就是先王所行的正道,所谓公平正直。用《洪范传》的话说,就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霸道,则偏离正道,唯力是从。因为以力服人,被征服的人没有力量抗衡,自然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王道以德化人,需要时间,说是久远,倒也不错。《孟子?公孙丑》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而服孔子也。’大抵就有这个意思。像孔子的七十个子弟服从他那样服从王道统治,这才真正能长治久安。而这一点,是光凭力量征服别人的霸道永远没法儿比的。”
“可除了商鞅,从来行霸道的人好像都嘴嘴不离王道,没有一个敢彰明显著地承认自己行的是霸道,这又是为什么?”叶涛也来了兴趣,问道。
“这就是我要说的王霸之道的另一个区别:王霸之分,在心不在迹。”安石说。
“什么叫在心不在迹?”沈子平也插进来问道。
“要想治理天下,谁也离不开仁、义、礼、信。王道这么做,霸道也得这么做。否则,你就是再有力量,也不成。你再有力量,最多不过杀人。可老子有一句话说得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他根本就不怕死,你还耍什么威风?所以要得天下、守天下,还得搞仁、义、礼、信。但王道行这四样,因为本来就公平正直,是打心眼里认同,做起事来自然处处合乎它们。霸道呢,心里根本不信,不过因为利益的驱使,假惺惺地虚应其事而已。假的难以持久,总会露出马脚,霸道所以难以持久。”安石解释说。
“这么说,天下是行王道的多呢,还是行霸道的多呢?”资深问。
“只有三皇五帝,行的是王道。此后,大抵王霸杂用,王道少而霸道多;有时是全用霸道。”安石抬眼望着前面的一派春色,思绪早已驰骋于千古兴亡之中了。
“老师能不能举一两个具体例子?”元度请求。
“例子嘛——”安石略略迟疑了一下,就接着说道:“齐桓公进攻鲁国,鲁国眼看就要败了,鲁庄公只好献地求和。会盟的时候,鲁国的曹沫突然掏出匕首,胁迫齐桓公退出侵占的土地。齐桓公为了保命,只好答应。晋文公攻打原国,先与士兵说好,三日内一定退兵。打了三天,虽没攻下原国,间谍却出来报告,说原国眼看就要投降,只要稍微再坚持一下,就能大功告成了。可晋文公怕失信于民,还是忍痛退兵了。这两个人做的事都是万不得已,并非真心实意,这就是霸道。”
“唐太宗是王道还是霸道?”资深问。
“霸道。”安石回答。
“当今天下,该效法尧舜,还是效法唐太宗呢?”还是资深问道。
“什么时候都应该效法先王。但王霸杂用由来已久,对于霸道似乎也不必一棍子打死。还是我说的那句老话,法先王之意,通权达变,与时俱化,才能无往不胜。”安石总结说。
龚原又将话题引向性情,于是大家又都谈起了性情。直到谁都饥肠辘辘,才尽兴而返了。
过了一段时间,到开讲的日子安石却没有开讲,而是出了一道策题,他要考考大家:一是文字功夫;更重要的,当然还是查查他们的学识见解。反正都要考进士,他们也正巴不得有机会学一身功夫,练练身手!大家打开策题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问:圣人之为道也,人情而已矣。考之以事而不合,隐之以义而不通,非道也。《洪范传》之陈五事,合于事而通于义者也;如此休咎之效,则予疑矣!人君承天以从事,天不得其所当然,则戒吾所以承天之事,可也。必如传云“人君行然,天则顺之以然”,其固然邪?“僭常旸若”,“狂常雨若”,使狂且僭,则天如何其顺之也?尧、汤水旱,奚尤以取之邪?意者微言深法,非浅者之所能造,敢以质于二三子?
安石承认天人相通,承认应该从天地变异中警惕惊惧,从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但要把人的行事及其祸福,统统归之于自然灾变,他是反对的。说“予疑矣”,不过是策问不便表态的婉转说法而已。人君怎么做,天就怎么表态,显示相应的天象,纯粹是无稽之谈。“其固然邪?”同样是无疑而问。下面的假想设问,层层递进。先问,假如像通常理解的那样,僭越犯上就一定引起久晴干旱,狂妄无礼就一定导致久雨成涝,要是一个人既僭越犯上,又狂悖无礼,那天该怎么办呢?再问:唐尧、商汤都是古代的贤帝,并没有失德,可那时既有水灾,又有旱灾,这该怎么解释?这两问一设,等于安石自己已出面对“其固然邪”的问题,作了完全否定的回答。
大宋遗事 第五十八回(5)
问题既是从《洪范传》引发的,大家当然都不陌生。能吃透安石思想的人,更知道该从哪里破题展开了。大家研墨铺纸,笔走龙蛇,很快就交卷了。文章都是上乘之作,也大体都能正确把握天人关系。只有郑介夫,仍然跳不出《春秋繁露》的窠臼,还在那儿一个劲儿重复董仲舒的思想。这不能不给安石的欣慰,投上一层阴影!他很担心介夫会因为这一点而为别人所利用,或者又为介夫自己的弱点所利用。但他很快也就释然了:人各有志。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一有固定的看法,是很难改变的。一切且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为了考察学生们思考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安石还出过一道策问:
问:圣人治世有本末;其施之也,有先后。今天下因敝不革,其为日也久矣!治教政令,未尝放圣人之意而为之也!失其本,求之末;当后者反先之。天下靡靡然入于乱者,凡以此。夫治天下不以圣人所以治,其卒不治也;则为士而不闲圣人之所以治,非所以为士也。
愿二三子尽道圣人所以治之本末与其所先后,以闻于有司。
在安石看来,毫无疑问,应当以变法育人为先;至于应急,则该以变法理财为先了。说到本末,除了传统的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针对大宋过于集权、弱化州郡这一时弊,安石也还有一个本末思想:以皇权为本,地方权力为末。他认为周秦之亡,即亡在本末处置不当上。周大封诸侯,本弱末强,失控而灭;秦则相反,强本弱末,极端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结果皇权孤立,一遇造反,转眼就倒台了。只有处置适当,本末协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策问到了学生们手里,他们居然又提出了各种本末先后的看法,而且无不头
忠勇之家 阿尔比恩 岛上书店 万世师表 1985 不列颠女王布迪卡 芭贝特之宴 革命之路 无声告白 [综漫]长梦 BY 申屠此非(东方) 素手翻天之异能在手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俄亥俄,温斯堡 重生之翻身 万物既伟大又渺小 艾诗琳之梦 我在火葬场的故事 曼哈顿中转站 明清史事沉思录 离奇的恐怖袭击案件:美声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