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作为河洲玉锣台子家开基人,正值花甲之年的子闻喜,在重伤昏迷中残存的意识里,他对自己落得被亲生儿子弑杀的结局感到无尽的耻辱。他想奋力挣脱死神的枷锁,和死神做最后的搏斗,但此刻任凭他如何挣扎,却始终无法摆脱死神的魔爪。一股强大的力量渐渐将他拖入无尽深渊,就在他无可奈何之际,眼前突然一亮,时光放佛回到了七岁那个炽热夏日——那是乾隆十年的五月初九,这个日子算得上是子闻喜此生记忆的起点。
在此之前的岁月里,他虽还依稀记得五岁那年,母亲去世时的些许片段,但这些碎片太过模糊,恍若隔世。那个夏日一早,天还没亮,父亲一如既往的早早起床,在屋里屋外忙个不停,没多久父亲又将闻喜从睡梦中叫醒并急促地说:“该起床赶路了。”睡眼惺忪的闻喜不停揉着眼睛,在朦胧的晨光下看到父亲正小心翼翼包裹着一小袋鸡蛋。这一小袋鸡蛋是父亲最近一段日子借遍了全村邻里才勉强凑齐的,闻喜知道这些鸡蛋是给自己拜师用的。随后,父亲就带着闻喜踏上了前往河洲的拜师之路。当日随行的行李还有几件破旧不堪的衣服,这些衣服是都是几个哥哥留下的,哥哥们因为长大了不合身,自然就留给闻喜。父亲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护着鸡蛋,哪怕是走路时鸡蛋壳因摩擦发出的一点点声响,都会让父亲提心吊胆。
从西城的厚田到河洲大约有五十里路,父子二人一路上顾不上饥渴,走了三个多时辰,才终于来到河洲镇西门两里开外的玉锣台。父亲看着不远处的河洲街道对闻喜说:“我们爷崽俩这一路拼命赶终于快到河洲了,进城前咱先歇会吃点东西吧。”早已疲惫不堪的子闻喜见父亲说歇息片刻,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从行李袋里找来干粮独自啃了起来。父亲却没有丝毫疲倦之意,他似乎对这片陌生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在细细打量玉锣台后对着闻喜说道:“河洲真是个好地方,爹爹把你放到这里也不算亏待你。”幼小的闻喜在疲惫的驱使下,没有丝毫没有在意父亲的话,更不知道父亲的此中深意。直到许多年后子闻喜在玉锣台开基,他同样也站在父亲站过的地方远眺四方时,他才终于顿悟,内心暗自叹息,原来一切早已注定了。
玉锣台下的南乡河在层峦叠嶂的丘陵中百转千回,迤逦东行,在流经玉锣台后,地势突然变得平坦开阔。从玉锣台往东大约一里路有座小小的山丘,山丘上有着数幢颇具别致的建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复礼书院。复礼书院始建于明朝的嘉靖年间,相传为王阳明的弟子所创,至乾隆年间有近两百年历史。两百多年来,复礼书院为安城南乡培养了不少进士郎,从这里走出的秀才举人更是数不胜数。在未来的岁月里,子家的后人也将有幸添列在这书院的才子佳人中,并结下不解之缘。
书院对面的河中央矗立着一片绿洲,这片绿洲其实是一块大约四五亩地那么大的小岛。远远望去这座河间小岛的树木底部似乎抹上了一层灰白色印记,这是常年遭受水患河沙冲击留下的疤痕,尽管如此,岛上的树木依旧枝繁叶茂。这座河间小岛也是鸟儿的天堂,空中有展翅盘旋的白鹭,林中有一年四季叫个不停的麻雀,丛林底下是水鸭、鸬鹚的家,而那些神出鬼没的猫头鹰总喜欢在深夜里冷不丁地哀嚎,博人悲悯。这座绿洲被当地百姓叫做河洲,据书院先生说,早在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就在此开埠。当时开拓河洲的将军颇为风雅,他看到河岸边的芦苇和绿洲上成群结伴的鸟儿浑然一体,便想到了《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于是将这片绿洲取名为河洲。河洲这个名字也从此被当地百姓世代铭记,历经千年而流传至今,后来河洲镇也因此得名。
南乡河出河洲不到两里路就是安城南乡重镇——河洲镇。河洲镇坐落在南乡河的北岸,建于三国时期,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此时正是历经康雍乾盛世的大清王朝,天下承平日久,小镇人口繁盛,竟住着上万居民,俨然有着小邑犹藏万户家气派,这气派比起安城县城都毫不逊色。这里也有着南乡河最大的码头,每天都有不少船只穿梭往来于河洲镇和吉州城之间,因此也格外繁华。
河洲街道的东侧是千年古村金河村,也是河洲镇第一大家族金氏家族的祖居地。南乡河出金河村后流经近百里地域尽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村舍相连,鸡犬相闻。在这片开阔的土地上,南乡河就像大地母亲的乳汁,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哺育着两岸的万物生灵。
当闻喜沉浸在这片富饶的山河构建的画卷中时,死神又将他拉回了记忆的起点。那天父亲将他带到了河洲的一个工坊,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金福源。金福源是河洲远近闻名的木匠,年仅三十来岁就收了不少徒弟。父亲也是通过亲戚,费了很大劲才攀上这层关系。当金福源看到自己要收的徒弟还是个七岁孩子时,眼神里闪过一丝诧异,又或是带着一丝疑惑,也许还有些不屑,他沉思半晌说:“这孩子太小了,还不到学艺的年纪,老乡你还是带回去吧!”父亲听了这话犹如晴天霹雳,立刻哀求说:“金师傅,这孩子命苦,他娘前年就走了,家里兄弟多,我实在没有能力养活这孩子,求求您了金师傅!不看僧面看佛面收下这孩子为徒吧,他这辈子就是为您做牛做马也值了。”金福源似乎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见孩子的父亲如此卑微至极,竟有些不忍,最后竟半推半就收留了子闻喜。师母何氏闻讯赶来想阻止,但她还是终究晚了一步,闻喜早已行过了拜师礼。师母看到闻喜只留下一句“这不是收徒弟,这是收儿子”就走了。
拜师完毕,金福源按礼招待了父亲。在师父家里吃饭,父亲显得十分拘谨,忐忑不安的吃了几口饭就说自己吃饱了,然后就借故急匆匆告辞。闻喜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在席间跟师父说的那句话:“金师傅,这孩子就交给您了,孩子要是不听话随您打随您骂,只要让他有口饭吃就行。”父亲随后又恭敬地靠近师父耳边嘀咕了几句,父亲究竟跟师父说了什么?师父从来都没有跟闻喜提过,闻喜也从来不敢问师父。这是闻喜最后一次和父亲告别,父亲走后厚田村的子家再也没人来看过闻喜,老家的亲人跟闻喜像是断绝了关系似的。
尽管厚田村到河洲镇只有五十里路,但闻喜直到十五岁那年才回过一次家,那是因为父亲的去世。直到父亲去世,闻喜才明白父亲将他送到河洲就没有打算把他接回去。父亲去世的消息传到河洲闻喜这里已经是次日。经师父准许,闻喜立刻动身回家奔丧。赶到厚田村老家已是深夜,此时父亲的棺材板早已封上。闻喜看到的只是一口薄薄的棺材,印在脑海里的却是父亲离别时的背影。父亲下葬后兄弟们为争夺有限的房屋田产闹得不可开交,兄弟妯娌都赤膊上阵,最后老家财产有多少?是怎么分的?闻喜一无所知。常年在外的闻喜没有分到任何财产,他甚至没有被当成子家儿子看待,从此以后他成了无根之浮萍,人生不知所向?
在当地民间,手艺传承的师徒关系颇为复杂,主仆关系与父子之情兼而有之,这两种关系的分量往往都由现实需要而定。客观上说金福源夫妇为人并不刻薄,但要在这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大宗族维持上等人生活,也绝非光做老好人就可以。金福源是个严厉的人,他不会虐待徒弟,但徒弟犯错他也会毫不犹豫拿出私塾先生般的威严进行惩戒。幼年的子闻喜在师父家备受历炼,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也被骂过、打过,但他似乎从没有怨言,他自来到河洲就知道自己从没有抱怨的资本。子闻喜刚长成大人模样时,在学艺之余也经常跟随师兄弟们一起去南山、北山的深山老林里伐木,和师兄弟们一起将参天巨树锯成木头,扛回到镇上工坊里做成各种家具,最后摆在师父的木具店里售卖。常年历练的闻喜也显得格外精壮沉稳,平日里也话语不多,除了干活吃饭似乎别无所求。闻喜长成人后,尽管手艺已经炉火纯青,但性情一直不曾改变。
十多年下来,闻喜在师父的工匠铺里也从懵懂无知的小师弟熬成了手艺炉火纯青的大师哥。即便如此,他做事一如既往的勤奋,在师弟面前也从不逞强施威,更没有脱离师门自立门户的野心,多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的帮师父赚取每一个铜板,从而换取自己在师门尺寸立足之地。在这个时期,师父师母对闻喜日渐器重,也常有些偏爱和照顾。这些格外的照顾包括让闻喜做的苦力活少了,过年时师母会给闻喜添置一件像样的衣服,偶尔也会多给几个铜板作为奖励,更重要的是师父师母对他也多了些许温情和关爱。普通人家的男丁即便家里再穷,到了年纪也要想着法子娶个媳妇生个娃传宗接代,但是没有父母的闻喜似乎从来没有成家立业的权利。即便到了二十多岁,他一如既往的对未来没有任何期许,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平安的活完这一生。
作为河洲玉锣台子家开基人,正值花甲之年的子闻喜,在重伤昏迷中残存的意识里,他对自己落得被亲生儿子弑杀的结局感到无尽的耻辱。他想奋力挣脱死神的枷锁,和死神做最后的搏斗,但此刻任凭他如何挣扎,却始终无法摆脱死神的魔爪。一股强大的力量渐渐将他拖入无尽深渊,就在他无可奈何之际,眼前突然一亮,时光放佛回到了七岁那个炽热夏日——那是乾隆十年的五月初九,这个日子算得上是子闻喜此生记忆的起点。
在此之前的岁月里,他虽还依稀记得五岁那年,母亲去世时的些许片段,但这些碎片太过模糊,恍若隔世。那个夏日一早,天还没亮,父亲一如既往的早早起床,在屋里屋外忙个不停,没多久父亲又将闻喜从睡梦中叫醒并急促地说:“该起床赶路了。”睡眼惺忪的闻喜不停揉着眼睛,在朦胧的晨光下看到父亲正小心翼翼包裹着一小袋鸡蛋。这一小袋鸡蛋是父亲最近一段日子借遍了全村邻里才勉强凑齐的,闻喜知道这些鸡蛋是给自己拜师用的。随后,父亲就带着闻喜踏上了前往河洲的拜师之路。当日随行的行李还有几件破旧不堪的衣服,这些衣服是都是几个哥哥留下的,哥哥们因为长大了不合身,自然就留给闻喜。父亲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护着鸡蛋,哪怕是走路时鸡蛋壳因摩擦发出的一点点声响,都会让父亲提心吊胆。
从西城的厚田到河洲大约有五十里路,父子二人一路上顾不上饥渴,走了三个多时辰,才终于来到河洲镇西门两里开外的玉锣台。父亲看着不远处的河洲街道对闻喜说:“我们爷崽俩这一路拼命赶终于快到河洲了,进城前咱先歇会吃点东西吧。”早已疲惫不堪的子闻喜见父亲说歇息片刻,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从行李袋里找来干粮独自啃了起来。父亲却没有丝毫疲倦之意,他似乎对这片陌生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在细细打量玉锣台后对着闻喜说道:“河洲真是个好地方,爹爹把你放到这里也不算亏待你。”幼小的闻喜在疲惫的驱使下,没有丝毫没有在意父亲的话,更不知道父亲的此中深意。直到许多年后子闻喜在玉锣台开基,他同样也站在父亲站过的地方远眺四方时,他才终于顿悟,内心暗自叹息,原来一切早已注定了。
玉锣台下的南乡河在层峦叠嶂的丘陵中百转千回,迤逦东行,在流经玉锣台后,地势突然变得平坦开阔。从玉锣台往东大约一里路有座小小的山丘,山丘上有着数幢颇具别致的建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复礼书院。复礼书院始建于明朝的嘉靖年间,相传为王阳明的弟子所创,至乾隆年间有近两百年历史。两百多年来,复礼书院为安城南乡培养了不少进士郎,从这里走出的秀才举人更是数不胜数。在未来的岁月里,子家的后人也将有幸添列在这书院的才子佳人中,并结下不解之缘。
书院对面的河中央矗立着一片绿洲,这片绿洲其实是一块大约四五亩地那么大的小岛。远远望去这座河间小岛的树木底部似乎抹上了一层灰白色印记,这是常年遭受水患河沙冲击留下的疤痕,尽管如此,岛上的树木依旧枝繁叶茂。这座河间小岛也是鸟儿的天堂,空中有展翅盘旋的白鹭,林中有一年四季叫个不停的麻雀,丛林底下是水鸭、鸬鹚的家,而那些神出鬼没的猫头鹰总喜欢在深夜里冷不丁地哀嚎,博人悲悯。这座绿洲被当地百姓叫做河洲,据书院先生说,早在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就在此开埠。当时开拓河洲的将军颇为风雅,他看到河岸边的芦苇和绿洲上成群结伴的鸟儿浑然一体,便想到了《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于是将这片绿洲取名为河洲。河洲这个名字也从此被当地百姓世代铭记,历经千年而流传至今,后来河洲镇也因此得名。
南乡河出河洲不到两里路就是安城南乡重镇——河洲镇。河洲镇坐落在南乡河的北岸,建于三国时期,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此时正是历经康雍乾盛世的大清王朝,天下承平日久,小镇人口繁盛,竟住着上万居民,俨然有着小邑犹藏万户家气派,这气派比起安城县城都毫不逊色。这里也有着南乡河最大的码头,每天都有不少船只穿梭往来于河洲镇和吉州城之间,因此也格外繁华。
河洲街道的东侧是千年古村金河村,也是河洲镇第一大家族金氏家族的祖居地。南乡河出金河村后流经近百里地域尽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村舍相连,鸡犬相闻。在这片开阔的土地上,南乡河就像大地母亲的乳汁,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哺育着两岸的万物生灵。
当闻喜沉浸在这片富饶的山河构建的画卷中时,死神又将他拉回了记忆的起点。那天父亲将他带到了河洲的一个工坊,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的师父金福源。金福源是河洲远近闻名的木匠,年仅三十来岁就收了不少徒弟。父亲也是通过亲戚,费了很大劲才攀上这层关系。当金福源看到自己要收的徒弟还是个七岁孩子时,眼神里闪过一丝诧异,又或是带着一丝疑惑,也许还有些不屑,他沉思半晌说:“这孩子太小了,还不到学艺的年纪,老乡你还是带回去吧!”父亲听了这话犹如晴天霹雳,立刻哀求说:“金师傅,这孩子命苦,他娘前年就走了,家里兄弟多,我实在没有能力养活这孩子,求求您了金师傅!不看僧面看佛面收下这孩子为徒吧,他这辈子就是为您做牛做马也值了。”金福源似乎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见孩子的父亲如此卑微至极,竟有些不忍,最后竟半推半就收留了子闻喜。师母何氏闻讯赶来想阻止,但她还是终究晚了一步,闻喜早已行过了拜师礼。师母看到闻喜只留下一句“这不是收徒弟,这是收儿子”就走了。
拜师完毕,金福源按礼招待了父亲。在师父家里吃饭,父亲显得十分拘谨,忐忑不安的吃了几口饭就说自己吃饱了,然后就借故急匆匆告辞。闻喜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在席间跟师父说的那句话:“金师傅,这孩子就交给您了,孩子要是不听话随您打随您骂,只要让他有口饭吃就行。”父亲随后又恭敬地靠近师父耳边嘀咕了几句,父亲究竟跟师父说了什么?师父从来都没有跟闻喜提过,闻喜也从来不敢问师父。这是闻喜最后一次和父亲告别,父亲走后厚田村的子家再也没人来看过闻喜,老家的亲人跟闻喜像是断绝了关系似的。
尽管厚田村到河洲镇只有五十里路,但闻喜直到十五岁那年才回过一次家,那是因为父亲的去世。直到父亲去世,闻喜才明白父亲将他送到河洲就没有打算把他接回去。父亲去世的消息传到河洲闻喜这里已经是次日。经师父准许,闻喜立刻动身回家奔丧。赶到厚田村老家已是深夜,此时父亲的棺材板早已封上。闻喜看到的只是一口薄薄的棺材,印在脑海里的却是父亲离别时的背影。父亲下葬后兄弟们为争夺有限的房屋田产闹得不可开交,兄弟妯娌都赤膊上阵,最后老家财产有多少?是怎么分的?闻喜一无所知。常年在外的闻喜没有分到任何财产,他甚至没有被当成子家儿子看待,从此以后他成了无根之浮萍,人生不知所向?
在当地民间,手艺传承的师徒关系颇为复杂,主仆关系与父子之情兼而有之,这两种关系的分量往往都由现实需要而定。客观上说金福源夫妇为人并不刻薄,但要在这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大宗族维持上等人生活,也绝非光做老好人就可以。金福源是个严厉的人,他不会虐待徒弟,但徒弟犯错他也会毫不犹豫拿出私塾先生般的威严进行惩戒。幼年的子闻喜在师父家备受历炼,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也被骂过、打过,但他似乎从没有怨言,他自来到河洲就知道自己从没有抱怨的资本。子闻喜刚长成大人模样时,在学艺之余也经常跟随师兄弟们一起去南山、北山的深山老林里伐木,和师兄弟们一起将参天巨树锯成木头,扛回到镇上工坊里做成各种家具,最后摆在师父的木具店里售卖。常年历练的闻喜也显得格外精壮沉稳,平日里也话语不多,除了干活吃饭似乎别无所求。闻喜长成人后,尽管手艺已经炉火纯青,但性情一直不曾改变。
十多年下来,闻喜在师父的工匠铺里也从懵懂无知的小师弟熬成了手艺炉火纯青的大师哥。即便如此,他做事一如既往的勤奋,在师弟面前也从不逞强施威,更没有脱离师门自立门户的野心,多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的帮师父赚取每一个铜板,从而换取自己在师门尺寸立足之地。在这个时期,师父师母对闻喜日渐器重,也常有些偏爱和照顾。这些格外的照顾包括让闻喜做的苦力活少了,过年时师母会给闻喜添置一件像样的衣服,偶尔也会多给几个铜板作为奖励,更重要的是师父师母对他也多了些许温情和关爱。普通人家的男丁即便家里再穷,到了年纪也要想着法子娶个媳妇生个娃传宗接代,但是没有父母的闻喜似乎从来没有成家立业的权利。即便到了二十多岁,他一如既往的对未来没有任何期许,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平安的活完这一生。
欲战恋之回归 耽美 写文by雾十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诡域盲探之封门寻踪 王者之证 阳老头的第二春 我混赌场那些年! 大明文魁 幽灵圣女 魔神法师全集 反派儿子你跪下,妈求你点事 家有娇妻芙宁娜 误入婚局,老公藏太深 大国民企 重生之再世为仙 火影之白日梦 北斗帝国之小偷王妃 魔兽世界之丐帮帮主 移动藏经阁 [韩娱]晋江女主的脸每天在啪啪啪
一个一无是处的,被认为是废物和白痴家伙,把灵魂卖给了恶魔,能换取到什么?美色?力量?财富?权力? 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寻着恶魔的轨迹 ...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神墓动画第二季,8月10日起每周六1000,优酷全网独播一个死去万载岁月的平凡青年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