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对于梁启超这段话,有的学者把它概括为“现代化”内容的三个阶梯:“第一步,科技进步;第二步,科技进步+政治改革;第三步,科技进步+政治改革+思想解放” 。它大体上表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前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也表明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早期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认识过程,应该成为我们认识和评价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以及他们在历史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较为客观的坐标。
近代知识分子与洋学堂的功过是非(1)
中国要富强,必须“改科举,兴西学”。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清王朝内部危机日益尖锐,外部又遭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加紧入侵,社会处于急剧动荡中。一部分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和较为开明的官僚,要求革除弊政,抵御外来侵略,实行一定的改革措施。
他们把矛头首先指向禁锢思想、遏制人才的科举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
科举制度本来对培养人才、选拔官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到明、清两代,把八股文与科举制结合起来,从而走进了死胡同。考试内容限制极严,只许围绕经书,“代圣贤立言”,甚至必须模仿孔、孟、程、朱等先贤的口气,不许有任何个人的思想发挥,写作形式规定极死,必须按八股文的“启、承、转、合”等框框行文,不得越雷池一步。久而久之,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生活情趣、知识结构,乃至人生价值取向,都被禁锢在科举与八股范围内,扼杀了思想的生机和人才的成长。据书载,清道光年间,广东三水县有个叫陆云的书生,从儿时考科举,直到103岁才以举人身份入京应试,人的一生精力和追求,包括喜怒哀乐,都消耗在科举考场上。
针对科举弊病,早在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就曾指出,科举制度胜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日知录》卷十六“拟题”)。晚清思想家冯桂芬也表示:科举制“禁锢人生之心思才力”,“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另一位思想家郑观应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改科举”、“采西学”。维新派主要思想领袖康有为,甚至激昂慷慨地说:“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推求本质,皆由科第不变致之也”。维新派另一位著名人物梁启超则具体指出科举制度的危害:“八股取士为中国锢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行之千年使学者坠聪塞明,不通古今,不知五洲”。
再从学术风气方面看,清朝乾隆、嘉庆时代(1736—1820)考据之学风行于世,并形成盛极一时的考据学派。许多文人在清朝政府屡兴文字狱的高压和利诱下,不问世事,纷纷到古书中寻章摘句,从事训诂、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终日在书本之内下功夫,使学术完全脱离了实际生活,眼光窄隘,思想闭塞,排挤了一切进步思想的发展” 。在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危难中,一些富于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对舍本求末、烦琐、空疏的考据学风,越来越不满,并给予愤怒的抨击,代之兴起了经世致用之学。著名知识分子龚自珍、魏源就是倡导者和代表人物。经世致用的主张者们认为,考据学“考证于不必考证之地”,使得“学术衰而人才坏”,“术愈精而人愈无用” 。主张“经世致用”,即学术要和经邦治国、治理世事联系起来,“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体” 。梁启超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经世致用做了更加通俗的解释:“抛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做学问而做学问,而是为政治而做学问”。引导人们正视现实,揭露时弊,并建议朝廷“广贤路”、“整戎政”,强化清政府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对科举制度、考据学风弊病的揭露与批判,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为改革教育制度、开办新式学校,做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到19世纪60年代,封建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较为开明的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维持清政府的统治,发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曾国藩于1862年6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李鸿章也认为,要想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状况,“造就人才”,“实为中国自强根本”,“当务之急”。他还对中国的某些状况,如“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视外国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不能学”等提出批评。左宗棠也指出传统文化遗产的弱点是“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他们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主张学习“西学”,并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俗称“洋学堂”。
近代知识分子与洋学堂的功过是非(2)
首先是外语学校。1862年开设京师同文馆。初只有英文馆,后逐渐增加法文馆、德文馆、俄文馆、东文馆(日文)、算学馆,内容也从只学习外语,增设天文、算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教师由中国人和外国人共同担任。1863年开设上海方言馆,1864年开设广州同文馆,随上述各馆的成立,教学内容也不断增加,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国际法、政治经济学等,到1872年1月,还由外国医生开设了解剖学和生理学。学员招收14—15岁的满蒙汉等各族青少年,学习3—5年或8年,毕业后分配工作。
另一类是工业技术学校。1866年开设福建船政学堂,为马尾造船厂附设学校。第一期招收一百多名14岁以下的学生,大多数是没落地主绅士家的子弟,许诺毕业以后可到绿营水师任官职,或出国留学深造。学习课程也比外语学校大为增加,除外语、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学、机械学等基本理论外,还有蒸汽机原理、轮船制造、轮船设计、航海理论(地理、平面和球面三角以及航海天文等),并要求学生用少许时间到工厂协助装配机器零件等实习活动。此外还必须学习《圣谕广训》、《孝经》和策论等政治思想道德课程。1874年中日益格报告说,法文班的七名毕业生已经“能够在兵工厂指导轮机(安装)工作”,另有二十一人预料可在一年半以后具备同样的能力;八名学生有最终胜任“设计室主任”的希望;九名毕业生证明他们能够“计算木制轮船的数据……绘制船身和船帆设计图,在模厂做出粗样及监督施工” 。后来成为著名思想家、翻译过对中国知识界影响极大的《天演论》的严复;也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此外,1867年又开办上海机器学堂,1879年开办天津电报学堂,1882年开办上海电报学堂,1892年开办湖北矿物局附设矿业学堂,1894年开办天津医学堂,等等。培养出一批工程师、医生和技术人才。
还有一类是军事学校。1881年成立天津水师学堂,又称北洋水师学堂,是我国最早的海军学校。分驾驶与管轮两科,用英文教学,招收13—17岁“良家子弟”,5年毕业,学习课程有英语、几何、代数、平弧三角、重学(力学)、天文、地舆、测量等。1888年已有学生120人。“晚清和民国初期,中国海军不少将领,都曾在该校毕业” 。1885年成立天津武备学堂,为我国最早的一所近代陆军军官学校。开始有学生100余人,第二年学生增至280人。分设马队、步队、炮队各科,学习课程“一方面研究西洋作战指挥、营务管理、枪炮使用、工事构筑及布阵分合攻守等各种实用战术理论,另一方面到部队实习,演示枪炮阵势及构筑工事,操练马步炮队的各种技术和战术” ,学制一年,先后共开办了15年。1886年成立江南水师学堂,“在校学生,不但中西文武课兼习,还得升桅泅水,习风涛施放枪炮、水雷”,“汉文教习则讲授《春秋左传》、《战国策》、《孙吴兵法》、《读史兵略》诸书” 。此外,还先后成立了广东水陆师学堂(1889年)、北洋旅顺口鱼雷学堂(1890年)、威海海军学堂(1890年)、江南陆师学堂(1895年)、直隶武备学堂(1896年)、湖北武备学堂(1896年),以及浙江、贵州、陕西、安徽、山西等各省纷纷成立武备学堂,各种军事学校的开办,培养了一批军事指挥和技术人才,包括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将领,如朱德,就是二十世纪初毕业于这类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洋务派领袖人物进一步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三级学堂,即州府县学、省学、京师大学。1898年清政府筹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01年通令全国将书院改为学堂。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府属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此外,还设立初级师范学堂和中等实业学堂,优等师范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等。据统计,1907年全国各类公立学校学生总数约一百零二万四千人;1909年学堂为五万二千三百四十八所,学生总数为一百五十六万零二百七十人;1912年增至二百九十三万三千人;1915年达四百二十九万四千余人 。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近代知识分子与洋学堂的功过是非(3)
此外,还分批外派留学生。1872年8月,有30名学童赴美学习,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由政府向国外派的留学生,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中的一员。1873年和1875年又派两批人留学美国,每批30人。最初的留学生活动遭到顽固派的反对,他们攻击留学生“效尤美人”,“入各种秘密社会,……有为宗教者,有为政治者,要皆有不正当之行为”,使清政府赴留美学生一度中断,到1918年,留美学生为1124人 。19世纪70年代又开始向欧洲派遣留学生,1876年派7名青年军官赴法国学习军事,1877年派12人赴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4人赴法国学习制造。直到辛亥革命前,留学欧洲各国的学生平均每年500人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如罗丰禄、严复等人,到欧洲以后放弃学航海,改攻读政治和化学。洋务派青年幕僚马建忠,到巴黎专门学习法律和政治。严复、马建忠等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19世纪末,又开始向日本派留学生,到1905年底,留日学生增至8000—10000人,1906年估计人数为6000—20000人。其中仅弘文学院前后就接收7192名中国留学生,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思想家、革命家、作家的黄兴、鲁迅、陈独秀等。留学日本的郭沫若,20世纪50年代曾说:“我们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在学习日本以打破封建因袭的同时,这种学习还有助于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 。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教育史简编》(毛礼锐主编),总结这一时期外派留学生的历史,有一段颇有见地的话:“洋务派派遣留学生的目的,是培养办洋务的人才,用以巩固清朝的统治。但出乎封建统治者意料,除出现少数洋奴外,大多数成为爱国的知识分子”,并且使中国有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海军人才、外交人才 。我认为应该补充的是,这批留学生中还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学者、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
进入19世纪90年代,一些维新派思想家认为:“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乎学校”,他们和各地士绅也努力开办了一批民办新式学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万木草堂和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1891年由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在广州创办。其办学宗旨是:“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聘著名学者讲授“中西之学”、“救中国之法”。课程设置也是融儒、佛、西学于一体,有哲学思想、史地学、数理化学、政治学、语言文字学,以及体育、音乐等。如政治学中,既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也学习和研究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教学方法生动活泼,贯彻讨论、辨证和批评精神,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学术讨论会,康有为鼓励学生“古今言论,以理为准,不以圣贤为主”(《实理公法》)。这一套教学内容和方法,很受学生欢迎,曾在该校学习和工作过的梁启超说:“于学术稍有所知,皆先生之赐也”。另一位著名人物张元济作诗《追述戊戌变法杂咏》,赞扬万木草堂:“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万木草堂从成立到停办,共六年多,其中康有为亲自领导并讲学,有四年零八个月。学生最初不足20人,后来发展到“徒侣云集”,“动至数百千人”,为维新运动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如梁启超、麦孟华、陈千秋、欧榘甲、韩文举等。
1897年4月(一说秋天),维新派人士和湖南地方绅士黄遵宪、谭嗣同、江标、陈宝箴等,在长沙又创办另一所新式学校——时务学堂。由梁启超任总教习,唐才常为助教。教学贯彻“经世致用”精神,课程内容中学与西学并重,“西学占突出地位”。包括自然科学、历史、法律学、政治学,同时也有大量的儒家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梁启超亲自讲民权学说,他指出,国家非一人一姓之私产,乃“国民之公器”,要复兴国家,必须提倡民权,“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 。后来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著名将军蔡锷以及李炳寰、林圭等,都是该校的高才生。
近代知识分子与洋学堂的功过是非(4)
1894年严复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1897年谭嗣同等创办浏阳算学馆。与此同时,一批中产阶级革命家也开始筹建民办学校,如1897年在日本横滨成立华侨子弟学校(后改名中西学校、大同学校),徐树兰等在绍兴创办绍郡中西学堂(后改名绍兴府学堂,由蔡元培任校监督、总理),1898年,陈芝昌等捐款创办广州时敏学堂,1902年,蔡元培、章炳麟、黄宗仰、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教学会,主要任务之一是设立学堂。1905年,陶成章、徐锡麟等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后改名大通师范学堂),1906年春,革命派又在上海成立中国公学,吴雪涛在贵州设立三所鼓吹革命的小学,如此等等。维新派和革命派办的这批新式学校,为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也培养出一大批近代知识分子,成为改革与革命的骨干力量。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还和外国教会势力的入侵有着直接关系,他们于19世纪40年代在中国开办了最早的新式学校。教会学校的具体目的,是为培养牧师和教会学校教师,更深层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智慧和
道德训练,使其能成为社会上及在教会中有势力的人物,成为一般人民的导师和领袖”,“成为中国未来的领袖和指挥者”,“用基督教和科学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胜过中国的旧士大夫,因而取得旧士大夫阶级所占的统治地位” 。
1842年,“马礼逊学堂”由澳门迁至香港,最初只有学生6人,我国近代第一批留美学生容闳就毕业于该校,当时学习的课程有:中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生理学、地理、历史等。1844年英国人在宁波成立女子学校,学习课程有圣经、国文、算术等,还有缝纫、刺绣。1845年,美国人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后迁至杭州,改名育英书院,为之江大学前身。1850年,美国长老会在上海创办清心书院,英人创办英华书院,法人创办徐家汇公学。1853年,美国公理会在福州
异世,生存,战争 斗罗大陆我是玉小刚 雷穿之绝色天下 异世龙神之王的诞生 从绝世唐门杀穿斗罗 我天赋异禀从灌篮高手开始 假面天后 主子夫 刑警奶爸是仙尊 乾玄变 三只快到碗里来 谁让你不认真创世! 末日带着家人做任务 我本修仙人 霞云纷飞 掷金败家女 剑宗 逆天的癞蛤蟆 该隐之血 耽美 倒霉的穿越:嫁你有条件(已完结)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唐门外门弟子唐三,因偷学内门绝学为唐门所不容,跳崖明志时却发现没有死,反而以另外一个身份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武魂的世界,名叫斗罗大陆。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术,却有神奇的武魂。这里的每个人,在自己六岁的时候,都会在武魂殿中令武魂觉醒。武魂有动物,有植物,有器物,武魂可以辅助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其中一些特别出色的武魂却可以用来修炼并进行战斗,这个职业,是斗罗大陆上最为强大也是最荣耀的职业魂师 当唐门暗器来到斗罗大陆,当唐三武魂觉醒,他能否在这片武魂的世界再铸唐门的辉煌?他能否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神...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两年前,僵尸面瘫男左莫被无空山掌门捡回了门派,失去记忆的他过着忙碌却充实的生活,一心想要赚晶石,一直在灵植上下苦功,终于如愿成为灵植夫,从不受待见的外门弟子跻身成为炙手可热的内门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