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第1页)

再说鬼的侵占。

我曾经在《鬼的死亡》里引过王充《论衡》中的一段话,他说假若有鬼,那么自羲皇以来历经多少世代,岂不“道路之上,一步一鬼”吗?冥冥之中的事我们管不了那许多,但如果把有史以来所有的亡灵吉宅全保留着,那么说人间“一步一坟”,应该不会是过分的话。但幸亏人们还首先想到让自己能活下去,所以与其让阴宅平行排列在“道路之上”,不如让它们随意重叠,或者让墓穴吐故纳新,而此事在冥界的反应,就是不可避免地引起房地产权的冲突。

平民的阴宅其实不说也罢,薄棺三寸,黄土一抔,聊胜于乞丐的席筒一卷,为人家做牛做马一辈子,希望从此总算有个安息的地方。可是不须年代久远,子孙即使还有,也未必还照顾得到这几代以前的祖宗,于是百年过去,横七竖八地压上来的不知是哪家的重曾孙子。

有钱人可能要好一些,生前高屋广厦,死后也要坟起八尺、地占三分,显出一向的霸气。坟前再立起个石碑,墓里一块叫“墓志铭”的石板,除了一篇马屁文章外,还兼有住房证明的作用。可是子孙没落了,有新的阔人看上了这处宅院,或是花钱买过来,或是干脆就强行搬入。至于那位躺了几辈子的财主,此时只好请出,也许就散落在郊野中,慢慢地化为磷火,攀上风雅,供李长吉之流做诗材了。

这是从阳世方面来看的“表象”,在冥界方面,则这块宅院的新旧主人之间肯定要有一番争执。是不是各自拿着“镇墓券”之类的房地契到阎王判官那里打官司,不太清楚,但吵闹和打斗,甚至动起刀枪的记载还是有的。《搜神后记》中记载了东晋时鲁肃的鬼魂保卫家园的故事:王伯阳家住京口(今镇江),宅东有一大冢,相传是鲁肃的墓。王伯阳的太太是太尉郗鉴的侄女,自是豪门了,这年患病而亡,王伯阳就把鲁肃的大墓铲平,把自己的老婆埋了进去。过了几年,鲁肃的鬼魂带着数百人马,直入王伯阳家客厅,道:“我是鲁子敬,在此住了二百多年,你为什么要毁了我家!”便喝令左右动手。鬼兵们把王伯阳拉下座,用刀环揍了几百下,见王伯阳没了气,才歇手而去。王伯阳苏醒过来,凡被刀筑之处都烂了,没多久就死了。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死的不是王伯阳的老婆,而是他自己,其子营葬时从地下掘出一个漆棺,就给扔到南冈上。到夜间,其子就梦见鲁肃,怒冲冲地道:“我要杀死你老子!”王伯阳已经死了,如果再杀死一次,岂不连鬼也做不成了。过了一会儿,王伯阳也来入梦,对儿子说起鲁肃要来争墓,如果斗不过,恐怕以后你就是做梦也梦不见我了。这场争斗的结果是王伯阳被杀,证据就是他的灵座上突然出现了一片血迹。

总以为鲁大夫像《草船借箭》里谭富英演的那么忠厚,想不到死后竟如此威猛,可是一想人家年少时便击剑骑射,人称“狂儿”,后来更继周郎而被任命为“大都督”,敢渡江赴关大王的宴,能是好惹的主儿吗?所以要把小说戏文中的表演当成真事,只有自找苦吃;什么求贤若渴、爱民如子,像《胭脂宝褶》里的永乐皇帝、《法门寺》的刘瑾,能信吗?

刘宋盛弘之《荆州记》也有一条东晋时的故事:筑阳粉水口有一墓,神道上有石虎石柱,人称文将军冢。晋安帝隆安年间,南阳太守闾丘羡要把自己的亡妻葬于墓侧。当晚从者数十人都做了一样的梦,见有人来质问:“何故危人以自安!”醒后大家一说,都觉得不妥,可是一想为个梦就撤回改葬,太丢面子,便在入葬时鸣金擂鼓以助声势。可是文将军墓中也发出鼓角及铠甲声,明枪不如暗箭,送葬者连鬼影都没见到,就在墓门前牺牲了三个。但最后强硬的闾丘太守还是把老婆埋了进去。但不久之后,他全家就为造反的杨佺期所杀,人们都说是文将军的鬼魂作的祟。

不是自家的事,把别人的骨殖埋错了地方,也会给自己招来麻烦。《太平广记》卷三二三“张道虚”条引《神鬼录》,言吴郡张氏兄弟买了所新宅子,收拾时在地下挖出一口朽棺,就买了个瓦缸装上骨殖,另外找块墓地埋了。不料到了晚上鬼就来敲门了,大叫着:“君本佳人,何为危人自安也?”兄弟俩知道是怎么回事,答道:“我已经给阁下做好坟墓安葬了,没什么不对的吧。”那鬼道:“你把我移到吴将军墓旁,我是小人物,怎么惹得起他!每天他都上门来打斗。不信,就随我去看看。”兄弟二人迷迷糊糊地出了门,走到阊门外,果然听到那墓中一片打闹声。

冥间也与人世一样,住得最好离权贵之家远一些,那四周的若干丈内都是煞气笼罩,不准旁人靠近的。但遇到真不要命的,那就是例外了。历史上最有名的争夺墓地的故事,就是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羊角哀舍命全交》(一本作《羊角哀一死战荆轲》),把双方争夺坟墓的格斗写得天昏地暗,酷烈无比。羊角哀把自己的结义兄弟左伯桃葬于荆轲墓侧,不料荆轲之魂极为威猛,每夜仗剑闯入左伯桃冢内,大骂:“汝是冻死饿杀之人,安敢建坟居吾上肩,夺吾风水?若不迁移他处,吾发墓取尸,掷之野外!”左伯桃惹不起,托梦羊角哀,请赶快改葬他处,以避凶焰。可是羊角哀不肯服软,在墓侧烧了几十个手持刀械的草人做阴兵,替兄弟助威。但荆轲有好友高渐离助阵,结果左伯桃还是惨败而逃。羊角哀道:“你荆轲有死友高渐离相助,难道我就不能帮助我兄弟!”便拔出佩剑,一抹脖子,随着兄弟到那一边去了。“是夜二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之声,闻数十里。清晓视之,荆轲墓上震烈如穴,肉骨撒于墓前,四散皆有;墓边松柏,和根拔起。”

故事把结义兄弟的生死之交写得笔墨淋漓,但读后让人终觉得有些不爽。这不爽一半是因为那羊角哀刚刚得个一官半职,就显出了小人得志的霸气,而且动不动就玩命,到了青皮混混二百五的境界,也不像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而另一半,在我看来,平时欺压良善的其实都是土豪劣绅或刚成了暴发户的畏葸小人,而敢和暴君酷吏挑战的人往往对老百姓很是平和,慷慨悲歌于易水之上的无双国士怎么会做出这种浑事!而且荆卿刺秦失败,祖龙爷还会让他留下尸首吗?一查故事的原出处《列士传》,才知道那“荆轲”本来是“荆将军”——楚国的将军,被好事者乱改了。而且故事发生在春秋楚平王时,却把几百年后在咸阳被剁成肉酱的荆轲弄到河南安居,也太有些离谱。这种乱改生卒年、拉扯名人作招牌的事现在倒也平常,但总是不应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厚诬豪杰吧。冯梦龙对《春秋》精熟,而且不是那种“不述不作”的伪“大师”,有《麟经指月》的专著存世,这种低级错误也不应犯在他手里。再一查,原来《羊角哀舍命全交》一回是从嘉靖年间洪楩编的《清平山堂话本》移植而来,而《清平山堂话本》觉得让霸占儿媳妇的楚平王做出礼贤下士的举动大不妥当,便换成了西汉时的楚元王刘交,却忘记把“春秋”改成“西汉”了。可是洪楩也不是始作俑者,那嫁祸于荆卿的的错误最晚也在北宋初就出现了,在《太平寰宇记》里就把“荆将军”替换成了“六国荆卿”。

虽然如此说,荆卿也不是好惹的。如果秦始皇的鹰犬们把坟头压在他的头上,他也要大动干戈。那时各招党羽,陈胜、吴广们再掺和进来,“肉骨撒于墓前”的八成应该是“千古一帝”了吧。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故事,大略云:数友泛舟至西湖深处,秋雨初晴,登寺楼远眺。一友偶吟“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之句,相与慨叹。寺僧微哂曰:“据所闻见,盖死尚不休也。”原来此僧曾坐此楼上,闻桥畔有诟争声甚厉,正是鬼魂们在争墓田地界也。

在哪边住,都是不大容易啊!

附记:

用了两个题目谈冥界的住房问题,想要说的差不多就说完了。剩下没说的还有凶宅,但那必须是人与鬼相配合才能成就,且留到以后另开一题,让《长安多凶宅》和《黄泉无旅店》作对儿;此外还有些一直故意藏掖着不说的,并非有意欺瞒读者,只是那些观点对我们一直述说的主题易生干扰也。

因为在亡魂与遗骨的关系上,其实并不是舆论一律,举国上下都主张魂依于尸骨的,总有一些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怪调出现,不时地煽煽阴风,弄得好端端的一池春水也不平整,而倡导响应这怪调的竟都是一时顶尖的知识分子。下面介绍的两种不合群的怪调,虽然在此后一千多年一直绵延不绝,却都是发起于魏晋时期。

其一是所谓“魂无所不之”。《孔子家语》第四十二章“曲礼子贡问”中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末年,吴国的季札带着儿子出使齐国,瞻仰上国风光,返回时其子患病,死于瀛、博之间。孔子听说了,便道:“延陵季子是吴国最懂礼的人了,我要看看他是怎样办这丧事的。”到那里一看,季札并没有把尸体运回吴国,而是就地葬埋,殓以“时服”(当季正穿的服装,可不是眼下模特穿的那种时装),深不及泉,上不起坟,而且还说:“骨肉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孔子赞叹道:“延陵季子之礼,其合矣!”

为什么季札不把儿子的尸体运回吴国,因为他认为,虽然骨肉埋于土中,但亡魂并没有随着也埋了进去,魂是“无不之”的。

《孔子家语》成书于魏晋时期,据说作者就是加注的王肃,其中所载故事多属虚构,延陵季子的说法或是代表着魏晋时期一些士大夫的观念。但这里的孔子却不是庄子寓言中的人物,他对季札的肯定,是有儒学本身的根据的。在《礼记·檀弓上》中,孔子恪守“古不修墓”之礼,即是大雨将要对父母之墓造成破坏,也并不营修,只是“泫然流涕”而已,因为从理性上,他认为父母的精魂并没有在墓中。

而季札的“无不之”说,虽然可以解释成“无所不之”,东西南北,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但也可以解释成东西南北无处不在,是散了还是化了,随你去想,这就隐藏着一种更危险的思想,要把“鬼魂”推向不存在了。这在北齐时邢邵与杜弼的一场关于“魂无不之”的“名理”辩论中看得很清楚。邢邵是北方的大才子,文章识见,一时独步,他认为:季札说“无不之”,就是说灵魂要“散尽”,如果散了之后还能聚而为魂,那就不必说成“无不之”了。下面这句更与南朝的范缜如出一辙:“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魂无不之”就是“散尽”,“魂气归于天”就是消失于无形,最后归于无鬼。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看《北齐书·杜弼传》,这场辩论当时是不分上下,后来杜弼又与邢邵书信往复,继续论辩,最后“邢邵理屈而止”,大约是论“神灭”渐渐到了“无鬼”之时,对方已经扣来了“违孔背释”的大帽子,就只能住口了。

南朝范缜论辩的对手是佛教徒,北朝发生的则是儒学内部的论争,前者的神灭与否是宗教问题,而邢邵要坚持他的无鬼论,就要与社会的伦理挑战,这要比范缜更需要勇气和实力,自然也没什么取胜的希望。当然,即便是杜弼主张的“魂无所不之”,也是与“魂依于尸骨”的俗说不相容的。

另一种是“魂栖于主”,亡魂不依于墓中的尸骨,而是寄于那个木头牌位上。

此论之起,乃由于东汉末年时任司徒掾的蔡邕对“古无墓祭之礼”的揭出:古时帝王祭祀先人不在墓地,而在祠庙。蔡邕博学多才,当世无双,后代能并肩的也不多。他的说法在上层引起了重视,太傅胡广当时就对他说:“子宜载之,以示学者。”与蔡同时,据说还有些交情的曹操,做了魏王之后,遗令死后“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与《孔子家语》中的季札正同。而他的儿子曹丕,以帝王之尊颁《终制》,把蔡大叔的话引申得更透彻:“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这真让人不得不对这“贼子”刮目相看,陈寿那句“博闻强识,才艺兼该”的评语都有些不够分量了。

人死之后,魂飞魄散,如果不让它散入虚空,就要设“木主”,注入生人的精诚,以使精魂栖附于上。木主要奉之于祠庙,人们就要到那里举行祭祀之礼。而“体魄无知”,那个无灵的臭皮囊埋到土里,不过是为了让它速朽罢了(认真说来,不管附加上多么神圣的仪式和多么尊崇的情感,土葬和火葬、水葬、天葬、腹葬一样,我们先民的本始动机都是让亡人的尸体尽速销化),所以对葬地要“不封不树”,让大自然来把尸骨融合。如依此说,不但招魂之葬、衣冠之冢是胡闹,就是上坟扫墓也是多余的了。这样的理论,不要说民众,就是一般士大夫恐怕也不敢坦然接受。在《搜神记》等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中大量出现“鬼居于墓”的故事,其原因之一,应该就是对“古无墓祭”说的抵制吧。

二〇〇九年四月

惊呆!我带着李相夷穿越异世  甲午战争  中国文化的性格  无敌舰队  大明朝(1368—1644)  隋唐五代史  莫扎特与纳粹:第三帝国对一个文化偶像的歪曲滥用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沉少训养了个又野又娇的迟崽崽!  罗马史  大柳树  千年悖论:人性的历史实验记录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  魂穿后,我在七零搞批发  大唐兴亡三百年  喧嚣的烟火  非常道2:20世纪中国视野中的世界话语  权力的智慧:冰与火的中国历史定律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从东方到西方  

热门小说推荐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圣堂

圣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

恶魔法则

恶魔法则

一个一无是处的,被认为是废物和白痴家伙,把灵魂卖给了恶魔,能换取到什么?美色?力量?财富?权力?  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寻着恶魔的轨迹  ...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