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部分(第1页)

很完备,实际呢,人们都没有一点诚敬之心;临丧又不哀,这就是春秋时候的情况。“吾何以观之哉?”让我怎么看得下去啊。这一句是对整个《八佾》篇讲的礼崩乐坏,到处违礼、僭越现象的深刻的批判和深沉的叹息。

《八佾》篇讲完了,你看最后一句“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照应第一句“八佾舞于庭”,孔子说“为礼不敬”,这哪里是真正的礼呢?礼都乱了套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里仁第四(1)

《八佾》篇是孔子对春秋末年社会现状的诊断,看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样的病症。接下来呢?既然把病根找出来了,就要对症下药,第四篇《里仁》就是孔子开的方子。医生开方子总是用多味药。在中医里药有“君臣佐使”之分,第一味药称为君药,其他的是臣药、佐药、使药。因为第一味药是药方的关键。那么治当今天下混乱、处处越礼的这个病的最关键的一味药是什么呢?从本篇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就是“仁”。 《论语》二十篇的题目都取自各篇的第一句,比如,《学而》篇取“学而时习之”“学而”两字;《为政》篇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之“为政”二字;“八佾舞于庭”取“八佾”,为《八佾》篇;“里仁为美”取“里仁”,为《里仁》篇。题目叫“里仁”,说明仁是这个药方子里最核心的一味药。“仁”字,从字面上看是两个人的意思,表示人与人之相亲。仁者,爱人也,儒家讲的仁是推己及人,由父子关系推导出君臣关系和其他的上下级关系,由弟兄关系推导出朋友关系,由夫妇之道推导出一般的男女关系。仁,爱人,这就是孔子开出的治理天下混乱的药方。仁又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是儒家的最高的精神。孔子的学说就是以仁为体,以礼为用,有了仁作为基础,礼自然就生发出来。有仁而致礼,天下违礼的病也就药到病除。故治病之根本在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在古代,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里。“里仁为美”,即居住于有仁德的地方是最好的事情。要治理天下,就是要使天下人居住于有仁德之地,使天下之人都归于仁心。“里仁”就是孔子说的“天下归仁焉”,天下都归于仁德。“里仁为美”,大家都居住在有仁德的环境、氛围当中,那自然是最美好的事情了。“择不处仁,焉得知?”“知”通“智”,智慧;“择”就是选择。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你选老师、选居住地、选学习的内容……不管你选择什么,都应该选有仁德的。选老师,要选仁者;选居住地,就要选一个民风好的、有仁德的地方。如果你不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那样就说明你没有智慧。智者才懂得追求仁德。智者和仁者是有区别的,仁者的境界更高,智者虽然达不到仁者的境界,但是他具备了辨别能力,辨别得出谁是仁者,谁不是。如果你没有智慧,那么你首先连谁是仁者、谁不是都辨别不出来。如果天下人都能居住在有仁德的环境当中,天下人都能崇尚仁德,那天下自然就太平了。里仁为美,这就是孔子提出的治理天下的办法:使天下之人都安于仁德。《论语》每一篇都有纲要,《为政》的核心是“为政以德”,《八佾》的核心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同理,“里仁为美”就是《里仁》这一篇的纲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就是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贫困。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可以守住本心,即使遭遇穷困,他也可以守住本心,安贫乐道。没有仁德之心的人就不同了,穷困太久了,他要么献媚,要么偷鸡摸狗,不安本分,结果越来越堕落。不仅如此,不仁德的人还“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实行仁德,心安,所以能长久地保持心境的安乐,而不仁者,不实行仁德,心不安,所以无法长久地快乐,即使高兴也是短暂的,如过眼云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利”当“求”字讲,这是说仁德的人安于仁,智者则追求仁。智者认识到仁的境界很好,他就要去追求,他还在追求,就说明他还没有达到仁,他还不是仁者。仁者就不同了,他已经具备仁德,所以就安于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人”,“好”读hào,“恶人”,“恶”读wù。好是喜好、称赞、赞赏的意思,恶是厌恶的意思。只有仁者才能够真正地赞扬人与厌恶人。意思就是说,只有仁者才能够公正地评判人,分辨人的好坏。不少人评判是非是以一己之私心为标准,不是以仁德之公心。比如,某个人一天到晚给我提意见,我就认为他太坏了,那个人经常给我小恩小惠,天天给我送点小东西,我就觉得这个人太好了——不是根据对方的品行来作出评价。当然这是夸张了,但我们一般人通常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评判事物:对我好的就是好,对我不好的就是坏。而真正的仁者是以公心来对待事物,他的标准是看这个事物是不是符合天道,而不是看它是不是对我有利。这就是天理人欲之别,小人讲人欲,君子讲天理。同时,这句话也是对仁者的注解,仁者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是能够好人,能够恶人的人,是可以长处约的人,是可以长处乐的人,是安仁的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里仁第四(2)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苟”就是如果的意思,“志”就是立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立志求仁德,他就不会做恶事了。“恶”读è,表示坏。立志求仁的人虽然他也可能犯错误,但是他不会存心去做恶事、坏事。他当然会有一些过失——可能事情没做好,或者好心办坏事,但他不会去做恶事,不会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和“贵”意思不一样,“富”是指有钱,“贵”指地位高。“欲”就是想要的,财富、地位都是人所想要的。“不以其道得之”,不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来得到钱财、地位,“不处也”,即使是得到了,我也不会接受,也不会去享受、接受这种名誉、地位、钱财。比如你对我说,你把那个人杀了,我就给你十万块钱,于是我为了十万块钱就把他杀了,这就叫不以其道得之。不以正道取得的富贵,我是不会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贫”是指没有钱,“贱”是指地位低下,贫穷和地位低贱,这是人们厌恶的。“不以其道得之”,这里的“得”应该当失去讲,意即摆脱。如果不是以正道去摆脱贫贱的话,我也不会接受。比如抗日战争时期,你对我说,你给日本鬼子办事,就给你钱,给你官做,这样就可以摆脱贫贱了,如果我做了,这就叫“不以其道得之”,但是我情愿做叫花子,我也不去做汉奸,这就是中国人讲的气节。君子、仁者做事都是以道义为标准,符合道义的事我就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我就不会去做。即使是贫贱,也要有骨气。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在这里读wū,文言疑问词,意思是君子没有了仁德,何以得名呢?事物有名有实,名与实应当是相符的,比如,“杯子”是这个东西的名,这个器皿就是“杯子”的实。君子,这是名,它的实是什么呢?君子的实就是仁德。有仁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君子离弃了仁德,怎么样成就君子的名称、名号呢?这里的“去”当离开讲,引申为离弃。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食”就是吃饭,“终食”,吃完一顿饭,“终食之间”就是指一顿饭的工夫。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君子也不会违背仁德。“造次”指仓促紧迫之时,“颠沛”是指颠沛流离之时,“是”做代词,在这里指代仁德。哪怕在仓促紧迫的时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君子都会守住仁德,不会去违背仁德。这就是儒家强调的一个重要的品格,在《大学》、《中庸》里都提出来了,就是“慎独”。“君子慎其独也”,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谨慎。一般的人,在有他人在场的时候就会有所顾忌、有所收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夏天,在公共场合,再热你也会穿戴整齐,而如果是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边,你就可能穿背心、短裤,甚至赤膊。这说明有人在场和自己独处的时候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儒家讲君子修炼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也要谨慎,因为在这个时候人最容易放纵自己。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看到地上有十元钱,这时候大多数人肯定都想把它捡起来,但是很多人都会先左右四顾,如果周围没有人,他就捡起来心安理得地放进兜里;如果有人,他也许会喊一声“哪个的钱掉了”,没人搭理的话,他就可能说“哎呀,我的钱怎么掉了”,假装是自己掉了钱,然后把钱捡起来放进兜里。这个例子说明人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时候,很不容易把握好自己。哪怕你内心向往仁德,但在独处的时候,也很可能会放纵自己。还有的人,平时中规中矩,但一遇到事情,他就显出本性来了,他的习气一下子就暴露了,平日伪装的仁德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而真正的仁者,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样,即便是吃一顿饭的工夫都不会违背仁,有没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画过一幅很有趣味的漫画。这幅画很能体现这段话的深意。

。 想看书来

里仁第四(3)

无人之处

画上的题词是“无人之处”。画上的人,有人在的时候他随时都戴着一个假面具,一个笑的面具。没有人的时候,当他把面具摘下来,却是面目狰狞。小人就是这样子,而真正的君子就不是这样。这不仅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真君子和伪君子的区别也在这里,真君子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样,而伪君子则当着人一套,背着人一套。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我没有见过这两种人。“好仁者无以尚之”,“尚”就是超过,真正喜欢仁德的人,对他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而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对仁的态度只是“不使不仁加乎其身”,即不让那些不仁德的事情加在我身上。这两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志于仁,时时想行仁道,完善自己,这是好仁者。比如有同学病了,我主动去关心他,照顾他,嘘寒问暖,这叫好仁。如果是恶不仁,只是讨厌不仁德,那么只要不做不仁德的事情就足够了,所以尽管有同学生病了,我既不去关心他、照顾他,我也不去加害他,只要不去做那些坏事,我就满足了。好仁与恶不仁,二者的层次不一样,恶不仁者只是不做坏事,好仁者不仅不做坏事,还要去做好事。“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有试过用一天的力量去行仁德的人吗?我没有见过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也许有,但我没有见到过。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小事上就可以行仁德,并不非要你有多大的力量,做多大的事业。他的书掉在地上,你帮他捡起来,看到他摔倒了,你把他扶起来……这些都是行仁德,怎么说力量不足呢?真正要行仁德的人,没有因为力量不足而不行的,所以关键是有没有心。

其实孔子说了三种人:一种是求仁的人,另一种是恶不仁的人,还有一种是想求仁德而不得的人。孔子说,前面两种人,我没见到,第三种人——这种愿一日用力于仁而力不足的,即便有,我目前也还没见到。可见,行仁德固然难能可贵,但是要真正落实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有心,你真正去做,在哪里都能行仁德,有什么是你想做却做不了的呢?又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条件,只要你想做都能做得到。比如,看到这里的纸屑,随手捡起来丢到垃圾箱里,看到水龙头在滴水,随手把它拧紧了……这些都是在行仁德。仁德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每天都自我完善,渐渐地就能达到,关键看你愿不愿意。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党”指类型,“过”就是过错。朱子注解说“党,类也”,就是一类人。注意这个“党”字,它的繁体字上边是“尚”,指崇尚,下面是“黑”,按照字面推导,崇尚黑的就是党,这是“党”字的本意。结党就会营私,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很讨厌结党的。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可以与人交朋友,但绝对不会结党。“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孔子说,一类人往往有一类人的过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错。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这个道理。同样类型的人,他们往往会犯同一类型的错误,比如急性子的人,因为过于急躁,他们办事比较粗疏;而慢性子尽管做事很细致,可是时间上又往往比较拖沓。不同类型的人,就会有不同类型的错误。“观过,斯知仁矣。”你看到别人的过错,你就能知道什么是仁德了。儒家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当中比我好的人是我的老师,比我差的人也是我的老师,因为“观过,斯知仁矣”,别人的错误可以成为你的反面教材,认识了这一类型的错误,你不会再去犯它,这就是所谓知仁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里仁第四(4)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听闻大道,晚上就可以去死。这句话是不是这个意思呢?不是,这太肤浅了。这句话实质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闻道以后,他对生死就是非常从容的了,可以生顺死安:活着的时候他可以安然地生活,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也可以从容地去面对。所以早晨闻了道的人,他就了断了生死,即便晚上他就要死去,他也可以很从容平和地对待。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并不是说早上闻了道,晚上就可以去死了。它其实说的是对生死的态度,这是儒家的生死观。得道的人就可以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他不会终日忧戚,担心老病,恐惧死亡,一会儿忧生,一会儿惧死——闻道之后就不会这样了。“道者,事物当然之理”,事物固有的理就是道。“苟得闻之”,如果真正得道,闻说了事物的道理,“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即便晚上就死了也不会有遗恨了。这就是儒家的生死观,从容地面对生死。“朝”和“夕”,是说间隔短。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人不可以不懂得道,如果得了道,即使死了也无遗憾。因为死生是大事,一般人最看不开的就是生死。佛法就是讲如何超脱生死的。儒家说,人只要得了道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宇宙,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生死。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一个士人、读书人,如果立志于求道,又以没有衣穿、没

掘金战争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杯弓蛇影  冷血  窗边的泄豆  英雄联盟之最强杀神  强制侵占  珑纹双蝠玉  家养小首辅  汤姆·索亚历险记  醉爱红楼  三生九昭  天歌  砖头记  丁庄梦  七嘴八舌侯家事  将军寨  神雕侠侣  三国足球争霸赛  易经养生大道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