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四二章 柳大人(第1页)

李孟点点头,端起茶碗抿了口茶,话说到这个程度,反倒是不适合客套了,再说本身自己就是有理主动的一方,要是在假模假式的装下去,反倒是让人瞧不起,当即开口说道:

“人在我手中还有一百六十个,其余的不是战死都是跑进海里冻死,这段时间的衣食住行,还有毁坏我盐田的费用,差不多五千两银子,不说二话,拿出这五千两银子我就放人。”

本以为还有讨价还价的麻烦,谁想到那郑掌柜听到之后,只是稍微沉吟下,就点头答应了下来,郑重其事的站起来说道:

“李大人慈悲,这五千两银子,十日后就给大人送来,这些混帐东西,领回去一定要严加的管教,再不会发生。”

如此的干脆利索谈完,接下来是不是不用说了,反倒是李孟有些发愣,看对方这模样,分明就是直接给自己送钱来的,莫非是自己真有所谓王霸之气,逛开封带回来个郡主,遇见这郑家赎买俘虏的人,却还主动给自己送钱。

看着李孟有些惊愕的模样,那郑掌柜脸上露出了笑容,笑着说道:

“听我们船队那些人说,大人在海边有不小的盐田和盐场?”

听到这里,李孟终于是恍然大悟,醉翁之意不在俘虏,而在私盐啊,当下笑着说道:

“不急,不急,我们慢慢谈就是。”

郑芝龙不管是在被招安之前还是被招安之后成为海防游击,郑家的船队都是亚洲海面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凡是在他们控制的海域经过的船只都必须要给郑家缴纳费用,形同抽税。郑家的商船队贯通中外南北,到处的做买卖,真是富可敌国。

有这么大的船队,在海边的各个港口和城市里面,都是有他们的商行和代表,这八闽商行就是在长江以北各个港口的代理。

郑家的船队往来做生意,但毕竟是海盗出身,闲来无事做作无本钱的买卖也是捞取外快的重要途径,这次在海州的时候,就有淮商指点,说是灵山卫所这两年富裕的很,可以去抢上一次过过肥年。

那几艘大船本是商船,主事的几个头目在山东和南直隶海面上人头熟悉,除去本身的二百多人,居然也拉起来四百多人的队伍,这就浩浩荡荡的开了过来。

谁也没有把卫所放在眼里,谁也没有想到大过年的对方居然就有了防备,自然是被杀的落花流水,人也被俘虏了不少。本来几个头目是想着,这种私活根本没有必要通知郑家这附近的主事之人。

大败之后,几艘船灰溜溜的回到了海州,为首的几个人还是想要隐瞒,毕竟大船还在,水手都在,招募些人没准还能蒙混过去,反正福建和广东想要下海赚钱的年轻人不知道有多少,谁想到李孟那边打的是赚赎金的主意,派人快马去通知相关的人。

南直隶北面和山东,代表郑家的商户就是在济宁州的八闽商行,就是这位郑掌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被吓了一跳,这才派人快马去海州问讯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才了解到具体的情况。

这郑掌柜自然是对福建和广东那边的情况门清,心想你李孟就是把那些人都砍了,我这边也无所谓,船在就好,人没有了我再找就是。郑家是在海上,你李孟再猛再凶也不过是在陆上罢了,反正没有交集,而且你俘虏的那些人,我还不用给工钱了呢!

但这掌柜的还是来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过来报信的俘虏和船队的水手都说,在灵山卫所那边看到一片好大的盐田。

郑掌柜在济宁州也是南商的代表人物之一,门头很熟,花了银子去盐运司衙门一打听,还真都是知道胶州李孟这回事,又在外面打听消息,李孟山东最大盐枭的身份可就呼之欲出了。

福建虽说靠海,可天阴多雨,晒盐煮盐都是要花费比其它地方多许多的成本,海边虽有良港,可却没有太合适的盐场的,所以吃盐都是需要淮盐的输入,可这价钱也是腾贵,比如说李孟这边盐场卖出去是一两五分一担盐,算是整个山东私盐的批发价了,但是相同的情况在福建,就要一担盐五两银子,这还只是批发的价钱,卖到平民手中价钱更贵。

淮商势大,通往福建的盐路,不管陆路还是海路,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中,这价钱始终是降低不下来。

要说是郑芝龙也是一方豪强,怎么不和李孟一般动手开打呢,因为淮商的实力同样强悍,山东之所以如此,因为这市场本身不大,可福建的盐价这么高,利润如此的惊人,怎么会舍得放弃,郑芝龙这边也是财源滚滚,对这个也不算是太在乎。

但大头目不在乎,下面的人可都是盯上了这个差价,偏偏淮上盐商控制很严格,在海边轻易搞不到盐。李孟这个货源,真是天降甘霖一般。

中日贸易来回都有货物可拉,来往皆是暴利,可南货北运,把江南和福建的货物运送到南直隶和山东,通过漕运北上,南下,回程的时候没有什么货物可拉,或者是北方的特产货物没有什么利润,要是放空船那太不合算。

正好是用来运盐,关键是怎么在李孟这边拿下一个合适的价钱,郑家的海船,每一船运千担以上的货物都是不成问题,拉上盐货,若是李孟能给个一两五钱一担的价钱,一艘船赚到的,就把这五千两银子赎买的钱赚回来。

不过李孟对大明各地的盐价也是心里有数的很,自然不能平白让对方赚了这个便宜去,既然是生意,那就要慢慢的谈才是。

可这边点验发饷的人马上就要到了,两个讨价还价了半个时辰,也没有出结果,李孟心想那边还要去看看验兵的准备到底做的如何,当下开口说道:

“郑掌柜,那些俘虏你让下人去领回,若是济宁那边没有急事,就在这边盘桓几日,我这边二月初三要迎接莱州府验兵的官员,一同看看如何?”

那郑掌柜知道这是李孟留下他来详谈的表示,这私盐买卖是给他个人捞钱的大好途径,自然不能轻易放过,当即含笑答应,至于海边的那些俘虏,安排几个下人过去就是了,至于死活,谁去理会。

胶州营两千兵,在莱州府算是规模最大的一支部队了,点验兵马和发饷的人级别也不低,李孟这边也是得了知会,说是山东按察副使,分守登莱道柳清嵩柳大人过来点验,这可是从三品的大员。

不光是胶州营这边紧张繁忙的准备,就连胶州府也都是忙得不可开交,李孟这边专心的聚拢兵马,操持军务。下面那些办事的人却尽可能的把方方面面打听周全,宁乾贵这边派出专门的家丁仆役在吴同知在那边等待着,自己这边也是派人打听这位登莱道大人喜好如何。

这时代接待上官真是花样不少,李孟也算是开了眼界,颜知州算是很有名士风度的文人,此次居然安排人去济宁州这等繁华之地招来了几位美貌娼妓,还请来了大厨几名,据说这登莱道柳大人家中乃是河北豪门,喜欢美酒美食,若是伺候的好了,一切都是好说,这宁师爷手中可以调用的公款也是不少,也是照章办事。

李孟却有些回到当年的感觉,现代在部队里面的时候,上级领导和主官下基层视察,他作为班长和老兵领着下面的人一同忙碌,当时虽然觉得很累,现在想起来,却是非常的快乐和充实。

二月初三那天,李孟领着几名军官和一队亲兵,出城三十里,迎接上差,颜知州和吴同知一干人也是一同出城,双方只是含笑点头招呼,却也没有太多的话说,相对来说,李孟的态度客气些,毕竟他在追求对方的女儿。

差不多临近中午的时分,能看到官道上过来一行队伍,这队人都是乘车骑马,为首的十几名骑士,是李孟来到这个时代以来,难得看到的穿着新鸳鸯战袄的士兵,到底是副省级干部的队伍,有些气派。

那十几名骑士看到李孟他们停在路边,身后的大旗招展,又是官兵打扮,知道是这次点验的目标,有两名骑士催马朝这边跑了过来,远远大喊道:

“可是胶州营守备李孟?”

一听这话,在李孟身后的军官和亲兵们都是露出愤怒的神色,这些骑兵无品无级,对李孟居然直呼齐名。跟在一旁的宁乾贵连忙低声的劝解说道:

“这可是按察副使的亲兵,这也正常,大家莫要动气。”

“李孟在此,恭迎按察副使、登莱道柳大人。”

闪电小兵  我,杨丰智:乱世雄主!  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地北天南叙古今  五代十国风云录  甜婚蜜爱,替嫁娇妻宠上天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乔家大院  万历十五年  亡天下:南明痛史  农民传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战争史  快穿之集齐死对头碎片召唤神龙  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  秦汉史  权驭大明  乐医3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  

热门小说推荐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