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外边,才能“知见无见”。
离了外,你见啥呢?正因为没有可见上的,所以“常无知”的时候,就契入究竟一相。这个一相是空相,是空无一相、空无一物的本体状态。
无相无物,不就空啦!空啦!不就解脱了嘛!这就是三解脱里面的空解脱门;空而无相,无相才是实相,不是无相解脱门吗!无相了,还有什么愿求呢?没有一切希求,就叫无愿解脱,无愿解脱就叫“无欲”。现在你看,“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常使民转正觉嘛!是不是?跟刚才经(指另一部佛经)上讲的“观无缘”,时时契入无缘,是不是一个道理?是一个道理!如来是叫我们“观无缘”,直契这个无外缘外界的究竟一相;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圣人的见解是不是一致?一致!
总之,“无知”啦!没有外边啦!没有外边外缘,就没有知见;没有知见,就究竟一相了;究竟一相了,才无量无边;无量无边了,就空无一相;空无一相了,就没有所求了。求什么?所求的东西都是外面的东西,有外就有所求,没外了求什么?这就叫“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要深入理解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欲(无愿)解脱。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知”是什么?“知”就是极性观念嘛!这是老子讲转正觉的修法,常常使“民”转正觉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可不容易啊!你无知无欲转熟了之后,才“使夫知者不敢为”。把你的妄心、极性观念要转正觉得到净化,先达到“不敢为”,不六根外驰,不追逐六尘。如耳根不攀缘声尘,天天耳根转正觉,反闻闻自性。反闻、反闻,反闻熟了,这个声尘也就闻不到了。你看,我们的见闻觉知,它就是要有“所知”了才能“知”,“知”什么呢?“知”的都是外边的事物。“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个外边能不能产生出来?产生不出来!产生不出来了,这不就无内外境界了吗!没有能所(内外)的对立,谈什么“敢为”、“不敢为”!你看八地菩萨就已经“无生”了。无生就是极性的念头都没有了,不产生众生心了,自然就不“为”了,这就叫“不敢为也”。
“为无为”,“为无为”是啥?“为”就是作为,作什么“为”呢?作“无为”之“为”。“为”就是转;“无为”,就是正觉。所以,“为无为”就是转正觉。
“为无为,则无不治,”转正觉就是无不治。你的一切痛苦、灾难、烦恼、业障、周转循环都是二相的有为造成的,也就是说,没有正觉,百病丛生。正是因为没正觉,才没有达到无私、无知、无欲的这个状态,于是我们只能在有为法里周转循环,生灭不已。“为无为”,经常转正觉,你的一切毛病,一切烦恼,一切业障就都对治了,没有不能治的,用转正觉这个方法没有不能对治的病。转正觉这个操作方法包揽百病,是阿伽陀药,治一切病,是不是治一切病?治一切病!
你看这个老子,硬是打电话跟释迦牟尼佛俩个商量下的,都说一个话,来哄我们呢,是不是?(大家笑说:不是!)没打电话商量,他俩怎么就有共同的见地呢?还能说得一模一样?!
翻到十二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啥意思?腹在哪里呢?腹是啥?我们会说肚子就叫腹。说我的肚子疼哩。肚子疼,在哪里疼呢?你说在哪里疼着?在里面疼着,还是在外面疼着?(答:在里面疼着)在里面疼着!没人说肚子疼在外面疼。所以,这里的腹是指内之意,深层次的意思是老子要我们内求不外求,反观自性啊!不要俗解为吃饱肚子而已!这种见解,不需要老子讲,因为凡夫都知道。“圣人为腹”,圣人就是反观自性,追求大道,而不六根外驰,满足感官欲乐。“目”是眼睛嘛!眼睛是干啥的?你说(指一人)眼睛是干啥的?肚子是干啥的?
……,对!肚子是往里面装食物的。那眼睛呢?
……,对!眼睛是往外看。这都是随顺我们讲的,讲得深了就难以理解,讲得浅一点就能够让人了解。为什么眼睛只长在前面,上下、左右、后边都不长眼睛呢?人们感到这个问题奇怪,但问个为什么的话,还真的不知道。佛陀讲,无始劫以来人们习惯了二相的著境攀缘,从镜子照镜子的一念无明开始,形成见、相二分,见分攀缘相分,就形成了眼睛的“胜义根”。先成能量信息结构的“胜义根”,再经物化的过程,才形成了肉眼的“浮尘根”。“浮尘根”的肉眼,其功能是朝外看,也就是主体摄取客体,主观攀缘客观,它的功用都在往外看物相,分别美丑好恶等极性,是不是?所以圣人是唯内不唯外,反求诸己,反闻闻自性,绝不六根外驰,这就是老子讲的“去彼取此”。
“去彼”,六根再不要往外奔驰,不要追求感官欲乐;“取此”,只说自己错,不说别人过,反观内求,反闻闻自性,这不就是转正觉嘛!是不是转正觉?这是老子给我们讲的转正觉。转正觉就是要转二相取舍的分别心。分别的取舍心,集中表现在“为目”等感官欲乐的追求上。所以,转正觉的要害是六根不外驰。六根越外驰就离大道越远,转正觉就越困难。反过来,越不能转正觉的凡夫,六根就越外驰。
转正觉咋转呢?老子说的很形象,“为腹不为目”。对修道人来讲,“为目”是粗俗的两相执取;“为腹”是主客相融的智慧观照,是“自心现量”的一相正觉。转正觉就是要契入无量,契入一相,契入实相本体,才能理解老子告诫人们的苦衷:“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再翻到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能懂这个意思吗?“同于道者”,道是什么?(答:实相本体。)是不是实相本体?实相本体是不是空无一相?(答:空无一相。)无一相的实相是不是无量无边?(答: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是不是妙明常住啊?达到无量无边的境地,处于完全有序化的究竟一相的本体状态时,其属性必然是妙明常住的,不生不灭的。刚才学习佛陀说的“无缘观”,只有无缘了,无外了(当然就无内)才能入不二的一相。一相了,必然无有边际,也就无量了。达此境地,是不是妙明常住啊?!
转正觉,进入水晶球上无像的状态;转正觉,转到无量光,无量寿;转正觉,转到无量无极,这就是“同于道”。你常常转正觉,也就是常常同于道,契合于道,唯道是从,当然道亦乐得之。你把道得了,那你仍未得道;道把你得了,那你就成道了。是不是?同于道了,这不就是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嘛。得了没有?得了。谁得?道乐得之,不是你得,你得了就错啦!老子的大智慧,不是叫你得。老子和佛陀是同一种正觉。佛陀讲:“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契入一相,无人我,无主客,无时空,也就是无四相。老子把这种不二的究竟一相,称为“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为什么老子讲“道乐得之”,而不讲你得了道呢?因为你有所得,必是得二相,是二相就不能契入一相的道。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不与你授记!”所以,是“道亦乐得之”。
你常常契入无极,契入道,“唯道是从”,这就是老子直指的一种修法,按此法修,长期以此,你不就成道了嘛!但是,是道把你得了,而不是你得了道。你得了道,你就不能得道,因为“有限”不能得“无边”;道把你得了,你这不是圣智现量嘛?!因为,大海的水泡本来就是水,水泡破了就融于“无边”的大海。鸟笼本在“无际”的虚空中,只要你“同于”就是!你看,老子大智慧的修法,也是转正觉。“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前者是转正觉,后者是转心态。
转正觉要转到什么时候?要转到“无智亦无得”,“归无所得”,转到叫你“无缘”。佛陀叫你观什么?观身无缘,无缘就是没外边嘛!大而无外了,没有所攀缘的对象了。这样观,自然观着观着,无量把你得啦!切不可说你把无量得了。你把无量得了时,你还有得;无量把你得了,你就成了无量。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德比道低了一个层次,是不是?但这里的“同于德者”,是指转心态。如果不求“同于道”的无上正觉,无上智慧,只是修善得福,那就是低了一个层次。但真如不守自性,你种什么,她给你长什么;你发什么心,你就得什么果;同样,你用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你用最高的修法,就得最高的境界,你用次一点的修法,就得次一点的境界。“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你发什么心,用什么方法修,你就达到那个层次的境界。
“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你以无上的修法修道,用直接契入道的方式修,直指心源,明彻本性,那你就同于道了。次一点的“同于德”。那么“同于失”是啥意思?你无有业,或你有净业;有善业,那当然就相对应“同于道”,或“同于德”。你有恶业,就是“同于失”,是不是?失了什么?失了道和德。远离道、德,就是失。失去的是与道相契,唯道是从,但道之体不变,真如随缘不变,失去了道和德,得到了非道非德。做恶业必得恶报,你要恶心恶念,你要贪、瞋、痴、慢、疑,三恶道就把你得啦!而佛国净土就把你失了,这就是“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哪里来的?“唯心所造”嘛!是不是唯心所造?真如不守自性,你的心是什么,你就得到什么,是不是?所以,发不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菩提心把你乐而得之;发三恶道心,三恶道把你乐而得之。你咋办?你发菩提心,诵楞严咒,妙湛总持把你乐而得之;你不念楞严咒,打瞌睡,瞌睡把你乐而得之;你听大智慧圣者的话,智慧把你乐而得之;你不听大智慧圣者的话,愚痴把你乐而得之。是不是?反正是真如不守自性,“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真如遇缘就变,“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讲的这一段,最根本的是基于道随缘变现的妙明属性,万事万物都是道随缘、循业而展现的,所以道非内外,我们和宇宙万物都是道体的展现,我们自己就是道体,就是真如自性,不然怎么“某者同于某,同于某者,某亦乐得之”?!这么深的道理,信不信?佛陀讲:“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根,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我们衡量一下,有多少是“利根”,能信吗?!我们往昔不修道德,不修智慧,不转正觉,没有善根,所以今朝就缺乏信根。老子也讲:“上士(利根)闻道,勤而行之;中士(善根)闻道,若存若亡;下士(业重)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所以,我们不遇圣者的指导,就无缘遇道、修道、悟道。为什么?“信不足焉”!
信足不足?相信不相信?当恶信息结构控制自己心的时候肯定不了解,不知道,不信任。老子讲,你的信根不建立,你还信什么?你能信吗?这不是你能控制的事情,人们不知道我们最大的不自由就是起心动念的不自由。不是你不信,而是你不得不“不信”,故“有不信焉”。恶心恶念重的人,你没法进入高层次的境界嘛!同样,你为什么不转正觉?“信不足焉”;转而不彻,“有不信焉”,当然你就不能相信转正觉还有奇妙的功用。不证不悟就不能入!
再看二十六章,“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不是讲事相的,这是讲理相的。你看,“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啥意思?圣人终日行,圣人天天、时时刻刻在转正觉,“不离于辎重”!啥叫辎重呢?就是拉着很重军用物资的车辆。车上装得很重,推也推不动,摇也摇不动,重而不动,就是稳定。这表示圣人时时处处在定中,不被外境所转,不但不被外界所迷惑,反而能转物自在(“若能转物,即是如来。”),也就是如如不动之意。六根接触六尘时,看我们正觉怎么样?有没有定力?人家圣人们的定力像辎重一样稳定而深沉。因为得道的圣人,明心见性,彻见自性本不动摇,本来清净,所以“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虽然处在荣华富贵的这么一种环境中,但对如如不动的圣人来讲,“荣观”犹如“空中虚华”,梦幻泡影,不染不著,自在无碍,不能扰动圣人,故称“燕处超然”。一个能对声色犬马“燕处超然”的人,一定是明悟到“诸根如幻,境界如梦”的境地,必然得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不然怎么能逍遥自在、无挂无碍、远离颠倒梦想呢?转正觉达到不被物所转,不被外境所迷惑,这才是转正觉的真实境界,也是转正觉的真正目的。
“奈何万乘之主”,“万乘之主”表示的是啥?是我们的心。你看我们的心主宰一切,这就是“万乘之主”。我们身口意的一切,就被这个心主宰着,故老子将心比为“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这是说我们如果攀缘外境(天下),就是“而以身轻天下”,没定力,见境著境,被物所转,不知内外一相,二相执取就是“轻天下”。如果我们“轻天下”,这个身心就被外缘所转,那必然堕入邪知邪见,何谈转正觉呢!必然导致“轻者失根,燥者失君”。乱套了没有?乱套啦!“失君”则攀缘外境,心如柳絮顺着贪欲堕深渊;“失根”则迷惑不解,痴昧无知,无慧(轻者)无定(躁者),就不是正觉。我们修习也是如此,一阵子就乱了,乱就乱在轻、燥上,没有定慧,哪有正觉?!
再看二十八章,“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朴”是什么?朴就是我们讲的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实相本体。本来的面目就叫“朴”,朴就是如如。老子讲的“朴”,就是佛陀讲的“如来”。素朴的本来面目本无一物,清净本然,如如不动。本来面目就是本体的状态,叫状态而非状态,因为实相无相。虽然无相,但无相无不相。如水晶球本体无相,但清净本然的水晶球能展现出一切相,这就叫无不相,无不相的相就是“器”。
“朴散为器”,这就是“朴”(水晶球用白纸衬底演示)。再看(取掉白纸),水晶球上有像了没有?(答:有了。)这就叫“朴散为器”。无影像的水晶球变成什么了?有影像了!但这影像却是幻妄相,随缘就变。幻妄相就是器世间,你看器世间变动不居,无不在运动变化,故称幻妄相。器世间就是极性世界,“朴”是非极性的世界。“朴散为器”就是由非极性转变成极性。现在我们就在“朴散为器”的器世界中生存。在极性的器世间,我们不转正觉时,感官处理的一切都是极性的属性。因为,我们都被一个产生极性观念的“仪器”所控制,
血之冰恋 (K同人)[K]官配HE之路 重生八零:傻妻,要逆袭 冥律处刑人 穿越末世后,和男主弟弟he了 重生之众里寻他 太史玄踪 异世之米虫改造计划 寒尘路 寻古店(续) 穿越后,我成了战王宠妃 报复游戏:绑来的女佣(正文VIP+番外) 和亲女将 日月明(明穿父子) 朗心如铁 朕是个万人迷 极宠文 兽帝邪妃 盛世花都 英雄联盟之冰雪女王 帝国风云之王者归来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
两年前,僵尸面瘫男左莫被无空山掌门捡回了门派,失去记忆的他过着忙碌却充实的生活,一心想要赚晶石,一直在灵植上下苦功,终于如愿成为灵植夫,从不受待见的外门弟子跻身成为炙手可热的内门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左...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