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部分(第1页)

族不接战,农耕政权却基本上不可能获得相应的战果。可以说,若不是因为东胡充当了汉朝的雇佣军,匈奴也不至于支持不住进而被迫全族西逃。”

钱成仍然不服气。“不就是以夷治夷嘛,我在策论里也说过。再说,这同样是武力方面的因素。”

朱棣摇摇头。“若汉朝武力不强大,之前未能重创匈奴,给东胡再多的钱他们也未必敢招惹草原上的霸主。但是若不是以大量钱财布帛为代价去雇佣,东胡同样不可能无缘无故去屠杀匈奴牧民。说起来,武力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原因都有。但总而言之,迫使匈奴西逃,经济方面的因素却重要些。刚才我就曾说过,秦朝和唐朝都曾重创过游牧民族,但怎么不见受重创的游牧民族西逃?”

“因此,你可在策论中增加一个论点:朝廷对已归顺的游牧民族区域设立了马市,但一些比较重要的物资一直以来都是受严格控制的。然而为了解决游牧民族对中原的骚扰问题,可对茶马贸易进行适当的改革。”

“以广宁马市为例,此马市主要面向归顺于大明的朵颜三卫。可令朵颜三卫以鞑靼、瓦刺或者其他不服王化的蛮夷为目标,然后凭人头向马市换取各类票据和大明宝钞。所谓票据,和盐引、茶引相类似。有票据,则可购买相应物资,无票据,即便有钱也不可购买此物资。为了激励朵颜三卫对袭击鞑靼和瓦刺产生充分的兴趣,可适当放松对马市的限制,除茶叶、粮食、陶器、丝绸布帛、珠宝玉石等物资外,还可交易原本严格限制的铁器、铜器甚至直接是兵器——只要他们能够获得相应的票据。”

“待归顺于大明的游牧民族逐渐演变为专职或者兼职的割头族之后,那么残元势力就只剩下三个选择:要么提心吊胆地活着,每天醒来都庆幸脑袋还在;要么学匈奴一样,举族西迁;要么,就向大明彻底投诚,然后将利刃指向尚未归顺的部落。”

第六章 三道策论(下)

听到这里,景秀问道:“毕兄,我有一个疑问。汉朝时虽然将匈奴打得举族西迁,但是北方草原上又兴起了其他的游牧民族取而代之。其中鲜卑是驱赶匈奴西迁最大的功臣,然而百年之后,此獠却成为了五胡乱华的主力之一。此作何解?”

朱棣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很多方面。”

“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说一千道一万,若国家军队太过无能,那么自然无法阻止北方蛮族侵略中原。因此,无论对北方游牧民族使用何种策略,保证自身军队的强大却是最根本的前提。”

“游牧民族之所以要侵扰中原,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而这种利益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生存的需求,第二类则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草原上经常会遭受黑灾、白灾。所谓黑灾,是指冬天不下雪或下雪太少,这时因为土壤裸露呈黑色,所以称之为黑灾。冬天下雪太少,来年草原上就会水草不茂,导致大批牲畜饿死。所谓的白灾是指雪灾,这时因为气候于过寒冷会冻死大量牲畜。两种情况均会导致牧民在来年缺乏必要的食物。为了生存,牧民们就会聚集起来南下掠夺。”

“朵颜三卫等部落既然已经归顺大明,从普通牧民所必需的茶、盐、布、罐等商品到贵族们所热衷的珠宝、丝绸等奢侈品,均可以通过互市获得。若是遭遇黑灾白灾,朝廷还可以对之进行赈灾。因此,如朵颜三卫之类已经归顺朝廷的游牧部落,也就没了侵扰中原的动机。”

“此外,游牧民族是否处在一个统一的政权领导之下,会决定中原受游牧民族侵扰的程度。若是游牧民族被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政权所统治,那么游牧民族南下时就有可能倾尽全力,这时中原政府想要抵挡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若是游牧民族各自为政,那么他们哪怕是遭受了黑灾白灾,也有可能去抢夺其他部落的牲畜而不是入侵中原。退一步说,即便某些受灾部落选择抢掠中原,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战士倾巢而出——因为,他们还必须防备来自草原上其他部落抢劫他们的老巢。”

“如今大明推行有邑贵族制度,那些归顺大明的部落也就不大可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名义上,附庸需要接受领主的领导,但附庸却拥有相当大的独立自主权。另一方面,男爵以上的爵位必须得到大明帝国发放的认证书方正式生效,再加上未于藩学或国子监就读者,无继承子爵以上爵位的资格,这也就意味着大明能够对草原上大小部落施加更大的影响力了。”

“以加强自身军力为基本前提,以互市满足游牧民族的物质需求为底线,以有邑贵族制度加强对游牧民族的管理力度为手段,三管齐下之后,应该可以保证鲜卑族的先例不会重演。”

钱成沉思半晌,然后躬身向朱棣行了一个大礼。

“受教了。”

朱棣长期受人三跪九叩。对于钱成地大礼自然是坦然受之。

周忱见景秀和钱成都得了莫大地好处。早已是心痒难耐。

“毕兄。你也看看我地策论。”

既然已经看过景秀和钱成地策论了。朱棣自然不好厚此薄彼。于是接过周忱地策论阅读。

周忱地策论题目为《论如何实现华夷一家》。其论点主要有五条:

一、在语言、文字方面。应引导少数民族日常使用官话。学习汉字。

朱棣点点头。这一点他早就考虑到了。说官话的地区人头税主税只收取一个铜钱,不正是为了引导全国人民都说同样的话吗?另外,朱棣还准备规定一条制度:进士授官之前,必须通过官话考试。官话考试总归比会试要容易得多吧?文人既然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寒窗苦读,有着这份毅力,显然不会畏惧这为官前的最后一道考试。

二、在姓氏方面,应大量赐予少数民族汉姓。

对此,朱棣还拿不定主意。从道理上讲,若是少数民族全都使用汉姓自然更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朱棣担心这会变成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一方面,未必所有的少数民族都热衷使用汉姓,若是强制赐姓,没准哪个少数民族会觉得受了污辱;另一方面,汉民族长期的观念都认为赐姓是给予少数民族的恩赐,因此一般只是给地位较高的少数民族首领赐予汉姓。若是对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赐汉姓,说不定会惹得士林大哗……这个,还是以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

三、在服饰方面,应引导少数民族穿着汉人的衣服。

朱棣又点了点头。理论上讲,统一服饰更有助于凝聚力——比如说军队,比如说后世的工厂和学校。虽然这一举措具体实施时或许会有些困难,但朝着这个方向引导总归是不会错的。

四、在婚姻制度方面,应提倡汉人与少数民族通婚。

明朝虽然不禁止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但必须事先呈报,不得私自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这条规定真的很无聊,既然不禁止,那又何必还要事先呈报呢?麻烦!说起来,朱棣在这一方面早就做出了相应的准备。在《爵位继承法》中,朱棣规定继承人的母亲和配偶为汉人就可额外加分。如此一来,至少可以促使少数民族的首领体内流淌的汉人血液会越来越浓。

至于说提倡少数民族的平民与汉族通婚……提倡任何事务,总得有利益驱动才行。朱棣想了想,竟然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由大乐。

五、鼓励少数民族参加科举。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别说是进士了,即便是秀才也很难考中。因此,可适当放宽任用少数民族为官的标准。在少数民族生活聚居地,与其任命一名汉人进士去当县令,不如任命一名少数民族出身的举人甚至是秀才。

方尘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仙朝帝师  两个母亲的故事  行尸天下  大猿王  天神逍遥传  第19层地狱  万道神尊  火影之时代  天问  围观大唐  先生离我远一点  国士  搬山  幽默网文  方尘全文免费  匪夷所思  仙道厚黑录  焚天  不杀  

热门小说推荐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恶魔法则

恶魔法则

一个一无是处的,被认为是废物和白痴家伙,把灵魂卖给了恶魔,能换取到什么?美色?力量?财富?权力?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寻着恶魔的轨迹我知道,终有一天,这个世界将被我踩在脚下!!杜维...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