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部分(第1页)

“朕来为你们一一解释。”

“关于诡寄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移民的对象可划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因犯罪而被流放;二是无力缴纳赋税因而被官府强制移民;三是自愿移民者;四是自费移民者。后两种情况都是以自愿为基础,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虽然自愿移民,但无力承担移民的费用,而后者家产富裕,有能力自行支付移民的费用。”

“朕可规定:流放者在流放刑期内身份属于村长或屯长的奴仆,刑期结束后可无偿分得50亩土地;因无力缴纳赋税而被强制移民者,抵达移民点后可无偿分得80亩土地;自愿移民者可无偿分得100亩土地;自费移民者除无偿获得150亩土地外,还可以每亩10个铜钱的价格购买不超过500亩土地。”

“同时,朕会下令地方官吏在农村中广泛宣传移民的优惠政策。这样一来,若大户将田产诡寄于奴婢、佃仆名下,一旦奴婢、佃仆知悉其中猫腻进而向官府提出将名下田产充当盘缠进而自费移民,那么他们便能获得极大的好处,而大户则将损失诡寄的田产。即便奴婢、佃仆不知其中猫腻,但由于被迫移民与自愿移民所能享受的待遇不同,因此除非是对寄身于大户人家的生活特别满意,否则,生活困苦的奴婢、佃仆之流说不定会主动产生移民的念头。只要他们决定移民,而官府询问其姓名住址后,根据鱼鳞册一查便知其名下田产。这种情况下,想必奴婢、佃仆们会很愿意将名下的田产充抵盘缠,然后以自费移民的身份获得更多的好处。”

“大户诡寄田产于奴仆名下虽然能够节省些许人头税,却极有可能失去田产并且被官府处罚。如此一来,诡寄的行为自然会消失。”

夏元吉与杨士奇对视一眼,然后齐声赞道:“圣上英明。”

对于“圣上英明”这句话,朱棣听得太多已经免疫了,因此自动过滤。

“至于说民间藏匿人口的问题也好解决。民间藏匿人口无非是两种类型,一种是逃往深山老林荒泽峻岭等人迹罕至的地方。前面已经说过,朕会下令地方官员在农村中广泛宣传移民的优惠政策。生物均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去荒无人烟之处苟且生存还是移民并拥有至少一百亩属于自己的土地,想必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第二种类型则是由地方豪强参与。地方豪强与里甲以及地方官吏勾结,将增殖人口不记载在赋役黄册上,甚至通过各种方法将赋役黄册中完粮纳赋的良民报为逃亡人口,实际上却迫使那些良民成为豪强的奴仆或是佃仆。此举会造成本该由政府获得的赋税被地方豪强吞没。这两种类型的隐匿人口问题都很好解决,那就是让民间百姓举报。”

“想要让民间百姓积极举报隐匿人口,自然得给予一定的好处。朕规定:赋役黄册中不曾登记的丁户均属逃奴,举报者将获得官府的奖励。”

听到这里,夏元吉皱起了眉。

“陛下,若对举报者奖励太少,则民间不会有举报的热情;若给予举报者重奖,这样又必然会增加国库的负担……”

“爱卿可曾听说过‘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话。”看到一旁杨士奇显出若有所悟的表情,朱棣赞许地笑了笑。“这种事自然是有奖有罚的。”

“对于第一种类型,任何良民将之抓获后均可成为其主人,而且官府免该奴仆三年人头税附税——也就是说,任何良民抓获一个流民,也就等于拥有了一个三年免费的奴仆。至于说第二种类型,良民除了可以抓获赋役黄册上不曾登记的丁户,还可以举报包庇藏匿者。若举报被证实,包庇者将被处以巨额罚款,官府可将一半罚款给予举报者作为奖励。”

听到夏元吉和杨士奇齐声颂扬“圣上英明”,朱棣再一次无视。

朱棣一伸手,随堂太监黄俨立即将茶杯递了过去。朱棣端碗,用碗盖拨着浮茶,喝了一口。之所以说喝而不说品,是因为朱棣前世并不懂品茶,多好的茶也品不出滋味来。但是现在条件不允许,碳酸饮料是没指望了,冰红茶朱棣也不懂怎么弄,只得将就喝起了茶——好歹是皇帝,喝白开水怎么也说不过去。

“至于你的第三个疑问,却是你自己想错了。”朱棣将茶杯还给黄俨,目光神采流焕,侃侃说道:“将解运事宜由民间自理改为官府办理并非指钱粮运送全由官府包揽,而是指由官府出面,雇佣民间劳动力负责运输。朕且先不说将采用什么方法,你们参考一下开中盐法,看有什么好的建议。”

夏元吉和杨士奇对开中盐法自然是熟悉的。所谓的开中盐法是指:当商人运送粮食到指定的卫所后,发给相同价值的盐引,这盐引就是可以到产盐地领取盐的手续。因为国家严禁贩卖私盐,所以当商人运的粮食越多,他可以调度的盐就越多,也就能获得更大的利润。开中盐法的实施使精明的商人发现:从内地调运粮食成本太高,于是他们直接在边塞地区雇佣农民开垦土地,直接在当地生产粮食送卫所换盐引,这样一来节省了运费,其赚取的银两更多,渐渐的,这种商屯也延续开来。

听到朱棣的提示,夏元吉和杨士奇不约而同陷入了沉思。

半晌,夏元吉不太肯定地说道:“不若以开中盐法为例,实施开中茶法?”

朱棣不禁一愣。

朱棣让他们参考开中盐法,其实是暗指只要对商人诱之利便可解决运输的难题。朱棣的设想是派专员前往产粮区进行公开招标,只要中央政府把招标权牢牢抓在手中,地方政府自然也就玩不了什么猫腻。

在朱棣的设想中,茶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甚至将之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也不为过。

蒙古人退居塞外后,比成吉思汗时期以前处于更孤立的状态,蒙古与明朝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几乎完全停顿了。由于游牧生活,从前工匠和农民的住地都成了草地。但是,他们对于粮食、纺织品和铁器等金属制品的需要是不可一日或缺的。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大大倒退,但由于蒙古入主中原达百年之久,中原地区的影响并不能马上消失,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也不能马上改变。比如他们吃的是“食兼黍谷”,并非全是肉乳;他们穿的是“衣杂缣布”,“富者至被缇绣”,“食最喜甘,衣最善锦”,其首酋愈以“衣锦服绣”为荣。但这些物品皆非草原所产,为了生活,不得不向中原或其他地区求得。

不仅贵族热衷于中原的产品,普通的蒙古牧民对中原的商品同样需求强烈——蒙古族、藏族和色目人因其所居位置的自然环境,只能以畜牧业为主,日常食物多为奶制品和肉类,这些食物内含的酸性物质过多,如果没有茶叶内含的茶碱来加以中和,则会引起许多病症。因此,上述地区的诸民族对茶的依赖性极大。

问题的关键在于:茶叶在这个年代不是普通的商品。从表面上说,茶叶是明初政府的垄断商品,往深层次讲,茶叶甚至起着比战略物资更大的作用——毕竟,游牧民族的饮食绝对不能缺少茶叶,简直可以说是“得之则生,不得则死”。借助茶叶对游牧民族的特殊作用,明朝政府只要将茶叶买卖完全控制住,那么不说是扼住了游牧民族的咽喉,至少也是掌握了他们的软肋。

在朱棣的眼中,只要茶叶贸易控制得当,其作用至少相当于精兵十万。比如说,某个地区或部落对中央政府特别恭顺,那好,对此地(部落)的茶叶贸易量提高一成;某个地区或部落对中央阳奉阴违,无所谓,对此地(部落)的茶叶贸易量缩减一半;某部落响应中央号召起兵攻打敌对部落,获首级及牛羊若干,非常好,贸易量提高一倍……

原本打算专门召开一个会议讨论茶政的,现在听到夏元吉已经谈到了茶政的问题,朱棣稍稍犹豫了一会儿,决定透露一些茶政改革的计划。

如果按夏元吉的建议实施开中茶法,那就意味着要把茶叶买卖由国家垄断变为民间自由交易。这显然是弊大于利的。所以说,完全照按开中盐法来实施茶法肯定不行。

想到这里,朱棣微微摇了摇头,然后对夏元吉说道:“茶叶是国家垄断商品,不适宜让民间自由买卖。”

夏元吉壮着胆子说道:“皇上,茶叶由国家垄断有三弊。”

“其一,政府对茶叶生产和流通的干预,虽垄断了茶叶贸易,但却束缚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抑止了茶户的生产积极性,甚至破坏了茶户的家庭经济。如陕西汉中府茶户,由于茶课负担沉重,‘昼夜治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而莫之能办也’。如今,不少茶户已经濒临破产。”

第19层地狱  天神逍遥传  围观大唐  两个母亲的故事  国士  行尸天下  不杀  方尘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火影之时代  万道神尊  仙朝帝师  搬山  方尘全文免费  天问  幽默网文  大猿王  先生离我远一点  焚天  仙道厚黑录  匪夷所思  

热门小说推荐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恶魔法则

恶魔法则

一个一无是处的,被认为是废物和白痴家伙,把灵魂卖给了恶魔,能换取到什么?美色?力量?财富?权力?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寻着恶魔的轨迹我知道,终有一天,这个世界将被我踩在脚下!!杜维...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