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调剂土满人满,移易风俗,充实边防,莫不有赖于移民。此等移民,秦、汉时尚有之,魏、晋后则几绝迹矣。盖人莫不有安土重迁之情,而历来官家之移民,又多不能善其事,利未见而害先形,则尚不如无动之为善矣。《隋书·食货志》:天保八年(570年),议徙冀、定、瀛无田之人于幽州范阳宽乡,百姓惊扰。开皇十二年(592年),时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议者咸欲徙就宽乡。帝命诸州考使议之,又令尚书省以其事策问四方贡士,竟无长算。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小又少焉。明知土田人口之不相得,而竟不能调剂,即由豫度其事之不易行也。《房陵王传》:高祖受禅,立为皇太子。上以山东民多流冗,遣使按检,又欲徙民北实边塞。勇上书谏曰:“窃以导俗当渐,非可顿革。恋土怀旧,民之本情,波迸流离,盖不获已。有齐之末,主暗时昏,周平东夏,继以威虐,民不堪命,致有逃亡,非厌家乡,愿为羁旅。加以去年三方逆乱,赖陛下仁圣,区宇肃清,锋刃虽屏,创夷未复。若假以数岁,沐浴皇风,逃窜之民,自然归本。虽北夷猖獗,尝犯边烽,今城镇峻峙,所在严固,何待迁配,以致劳扰?”上览而嘉之,遂寝其事。《北史》云:时晋王广亦表言不可,帝遂止。夫惟民之未安,故可乘势迁徙,既安则更难动矣。高祖是谋,未始非因祸为福,转败为功之道,然因勇言而遂止者,亦度其事之不易行也。陈亡后,江南之变,固由苏威等措置不善,亦由讹言将徙其民入关,可见其不可轻举矣。
炀帝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又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东京。事在大业元年(605年),见《隋书·本纪》。周革唐命,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事在天授二年(691年),见《旧唐书·本纪》。此皆徒谋京邑之富厚,非如汉主父偃说武帝,陈汤说成帝,兼为治理计也。见《秦汉史》第十三章第四节。《隋书·梁彦光传》:高祖受禅,为岐州刺史,后转相州。在岐州,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请复为相州。上从之。豪猾者闻其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惟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章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净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比,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厉,风俗大改。案文帝既再任彦光为相州,自非风谣诉讼所能动,豪猾者亦畏威敛迹耳,岂真革面洗心哉?观此,知移民与风俗,相关甚大。如炀帝、武后之所为,实足以败坏风俗,而贻治理者以隐忧也。
为治理计而移民者绝迹,为征戍计而移民者,则犹时有之。《旧书·太宗纪》:贞观十六年正月,诏在京及诸州死罪囚徒配西州为户。流人未达前所者,徙防西州。《新书·刑法志》云:十四年(640年),诏流罪无远近,皆徙边要州。后犯者寝少。十六年(642年),又徙死罪以实西州,流者戍之,以罪轻重为更限。诏所云流人未达者,盖指十四年(640年)已后未至徙所之流人言之。《褚遂良传》载遂良谏疏曰:王师初发之岁,河西供役之年,飞刍挽粟,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陛下岁遣千余人,远事屯戍。终年离别,万里思归。去者资装,自须营办。既卖菽粟,倾其机杼,经途死亡,复在其外。兼遣罪人,增其防遏。彼罪人者,生于贩肆,终朝惰业,犯禁违公。止能扰于边城,实无益于行阵。所遣之内,复有逃亡,官司捕捉,为国生事。其弊可谓深矣。戍卒资装,自须营办,岂况流人?不能自致,盖由于此?然则虽有更限,亦岂能还返邪?陆贽论谪戍之弊曰:抵犯刑禁,谪徙军城,意欲增户实边,兼令展效自赎。既是无良之类,且加怀土之情,思乱幸灭,又甚戍卒。适足烦于防卫,谅无望于功庸。虽前代时或行之,固非良算之可遵者也。云时或行之,则似非彝典。然《宣宗纪》载会昌六年五月五日赦书,有徙流人在天德、振武者,管中量借粮种俾令耕田一款,则行之之时,恐不少矣。
谪戍之非良算,人人知之,知之而犹行之者,所以省征发,免劳民也。既不能善其事,自不如以召募代之。唐世亦有行之者。《旧书·高宗纪》:显庆六年(661年),于河南、河北、淮南六十七州募得四万四千六百四十六人往平壤、带方道行营是也。陆贽欲以代诸道番替防秋。请因旧数而三分之:其一分,委本道节度使募少壮愿住边城者徙焉。其一分,则本道但供衣粮,委关内、河东诸军州,募蕃汉子弟愿傅边军者给焉。又一分,亦令本道但出衣粮,加给应募之人,以资新徙之业。又令度支散于诸道,和市耕牛。兼雇召工人,就诸军城,缮造器具。募人至者,每家给耕牛一头,又给田农水火之器,皆令充备。初到之岁,与家口二人粮,并赐种子,劝之播殖。待经一稔,俾自给家。若有余粮,官为收籴,各酬倍价,务奖营田。既息践更征发之烦,且无幸灾苟免之弊。寇至则人自为战,时至则家自力农。时乃兵不得不强,食不得不足。与夫倏来忽往,岂可同等而语哉?此说规画周详,颇近晁错徙民塞下之论,然岂骄悍之边将所能行哉?
人民自行移徙者,以避乱及逃荒为多。《旧书·地理志》云: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荆州。此犹后汉之末,中原人士,多投刘景升也。更南即至岭表矣。观南汉刘氏所用多中原人士可知也。《隋书·高祖纪》言:帝之东拜泰山,关中户口,就食洛阳者,道路相属。见第二章第一节。《新书·魏征传》:征上疏陈不克终十渐,云贞观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扶老携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隋高祖、唐太宗之时,号称治世,而民就食者如是之多,丧乱之时可知。无一户亡去,特征之巽辞耳。民流亡则失赋役,故所在或欲禁之。所至之处,难于安集,则又或拒之。《新书·李义琰传》:从祖弟义琛,为雍州长史,时关辅大饥,诏贫人就食襄、邓,义琛恐流徙不还,上疏固争。诏许之。就食者犹恐其不还,而流亡者无论矣。《旧书·张延赏传》:为扬州刺史。属岁旱歉,人有亡去者,吏或拘之。延赏曰:“人恃食而生。居此坐毙,适彼可生。得存吾人,何限于彼?”乃具舟楫而遣之,俾吏修其庐室,已其逋责,而归者增于其旧。《新书·王播传》:弟子式,为晋州刺史。会河曲大歉,民流徙,他州不纳,独式劳恤之,活数千人。观二人之见称道,而知能如是者之不多也。
戎马倥偬之际,不独人民自行移徙也,拥兵者又迫而徙之。《旧书·地理志》:尉迟迥举兵,杨坚令韦孝宽讨平之,乃焚烧邺城,徙其居人,南迁四十五里,而以安阳城为相州理所。此欲隳名城,而迫徙其民者也。元谊率洺州兵五千,民五万家东奔田绪。《旧书·德宗纪》:贞元十二年(796年)。秦宗权攻汴而败,过郑,焚郛舍,驱其民入淮南。《新书》本传。孙儒攻杨行密,又大驱淮南之民渡江。见第十一章第五节。朱全忠与朱瑾争,遣丁会徙兖州界数千户于许。事在唐景福元年(892年),见《旧五代史·梁太祖纪》。时溥之败,请和于朱全忠,全忠约徙地而罢兵。昭宗以宰相刘崇望代溥,溥虑去徐且见杀,皇惑不受命,谕军中固留。诏可。泗州刺史张谏,闻溥已代,即上书请隶全忠,纳质子焉。溥既复留,谏大惧。全忠为表徙郑州。谏虑两怨集己,乃奔杨行密。行密以谏为楚州刺史,并其民徙之,而以兵屯泗。《新书·时溥传》。此等皆利其民,又不欲以之资敌,而迫徙之者也。至朱全忠之劫迁唐室,而祸斯极矣。
边城有不能守者,或亦移其民而弃之。《旧书·地理志》:永淳元年(682年),云州为贼所破,因废,移百姓于朔州,其一事也。弃其地并徙其民,则其地更不易复。何者?无延颈而望,箪食以迎者也。即复之亦不易守。何者?不易更移民以实之也。参看《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七章第四节崔浩论凉州事。历代边境,因是而蹙者盖不少。刘琨不徙陉北之民,拓跋氏未必能坐大也。唐末东北、西北二边之蹙亦由此,契丹、西夏之所由兴也。
移夷落入中闰者,唐时亦有之。《旧书·高宗纪》:总章二年五月,移高丽户二万八千二百,车一千八十乘,牛三千三百头,马二千九百匹,驼六十头,将入内地;莱、营二州,般次发遣,量配江、淮以南及山南、并、凉以西诸州空闲处安置。《玄宗纪》:开元十年九月,诏移河曲六州残胡五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豫等州;皆规模之较大者也。此等苟能善为绥抚,未始不可化殊俗为齐人,徙戎之论,实为一时之宜,而非经久之计,说见第四章第二节。汉人之流落外国,及为外族所略者亦甚多。《代宗纪》: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大掠京畿,男女数万计,焚庐舍而去。京畿如此,边地不必论矣。《太宗纪》:贞观三年(629年),户部奏言:中国人自塞外来归,及突厥前后内附,开四夷为州县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此汉人之自拔来归者也。五年四月,以金帛购中国人因隋末没突厥者男女八万人,尽还其家属。二十一年六月,诏以隋末时,边民多为戎狄所掠,今铁勒归化,宜遣使访燕然等州,与都督相知,访求没落之人,赎以货财,给粮递还本贯。《通鉴》又云:其室韦、乌罗护、韩鞨三部人,为薛延陀所掠者,亦令赎还。于外夷亦无岐视,可谓仁矣。此国家拔出之者也。然此等势不能遍。《通鉴》于十五年(641年)云:上遣职方郎中陈大德使高丽。八月,自高丽还。大德初入其境,欲知山川风俗,所至城邑,以绫绮遗其守者,曰:“吾雅好山水,此有胜处,吾欲观之。”守者喜,导之游历,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因问亲戚存殁。大德绐之曰:“皆无恙。”咸涕泣相告。数日后,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可见不能自拔,而国家亦不能拔出之者,实不少矣。张公谨策突厥之可取也,曰:“华人在北者甚众,比闻屯聚,保据山险,王师之出,当有应者。”此拓土之所资也。刘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机又间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依唐州县,置城以居之。其后诸部以其久不代,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诸部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五代史·四夷》附录。此则转以吾民,为他人奉已。胡峤之随萧翰而北也,登天岭。岭东西连亘,有路北下。四顾冥然,黄云白草,不可穷极。契丹谓峤曰:“此辞乡岭也,可一南望,而为永诀。”同行者皆恸哭,往往绝而复苏。乌乎!哀哉!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统一路 中国文化的性格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纷争史 开局救下退魔巫女,我的万界之旅 大唐兴亡三百年 莫扎特与纳粹:第三帝国对一个文化偶像的歪曲滥用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无敌舰队 守先待后:思想、格局与传统 从华夏到中国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 祖先我又错了 权力的智慧:冰与火的中国历史定律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 龙王的女婿 点点沉沦 性的起源:第一次性革命的历史 沉少训养了个又野又娇的迟崽崽! 大明朝(1368—1644)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
唐门外门弟子唐三,因偷学内门绝学为唐门所不容,跳崖明志时却发现没有死,反而以另外一个身份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武魂的世界,名叫斗罗大陆。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术,却有神奇的武魂。这里的每个人,在自己六岁的时候,都会在武魂殿中令武魂觉醒。武魂有动物,有植物,有器物,武魂可以辅助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其中一些特别出色的武魂却可以用来修炼并进行战斗,这个职业,是斗罗大陆上最为强大也是最荣耀的职业魂师 当唐门暗器来到斗罗大陆,当唐三武魂觉醒,他能否在这片武魂的世界再铸唐门的辉煌?他能否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神...
一个一无是处的,被认为是废物和白痴家伙,把灵魂卖给了恶魔,能换取到什么?美色?力量?财富?权力? 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寻着恶魔的轨迹 ...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