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袁氏家族在京里没来得及逃走的,还有不少人,毕竟这么大一个家族,想要全都逃脱是不可能的。李勤很够意思,没有对袁家的人怎么着了,而且还给他们安排了职司,让他们去整修皇宫,这可是大事,就算不能把皇宫完全修好,但整理出几个大殿,然后让小皇帝搬进去,这个还是不难办到的,不过所需费用嘛……
为什么不杀袁家的人?为什么不没收袁家的财产?为什么还要让袁家的人肩负重任去修皇宫?不就是为了让袁家的人有个机会可以报效新君么,修皇宫所需的费用,袁家不出,难不成还让小皇帝自己出么?
袁氏家族的人也深知此点,又被看得紧,没法逃走,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花自家的钱,给小皇帝修皇宫,尽管袁氏家族树大根深,历年来积累下来财富无数,可这段时间却也花钱如流水,差不多花得底朝天了,可他们还得谢谢小皇帝,谢谢李勤,能给他们一个效忠的机会,加把劲使出全力修皇宫!
小皇帝的登基大典过后,李勤打算提兵东去,先扫平了黄巾军。黄巾军的存在,使得大汉的江山处于风雨之中,虽然李勤很同情贫苦百姓的生活,也赞成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句话,可是现在却不是发扬造反精神的时刻,得赶紧让局势稳定才行!
李勤本想用小皇帝的名义,多发几道有关国计民生的命令,不但要把没乱的地方稳定好,还要让乱起来地方的百姓,看到希望,只要回家去,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是贾诩却不同意,他不同意李勤以小皇帝的名义发出命令,干脆就以李勤的名义发,这样对于李勤和扶角军的发展比较好,李勤考虑之后,便同意了。
洛阳的事告一段落,各项命令也在持续发布中,李勤见差不多了,便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去讨伐黄巾军,但他依旧没有进城!
可他不进城,小皇帝却不能等着,就算刘协想等着,张让他们也不肯啊,趁着李勤没有离京之前,赶紧以小皇帝的名义,写了一道圣旨,给李勤升了个官,这个官名挺有意思,竟然是“太师”,李勤由李君侯,成了李太师了!
接到这道圣旨后,李勤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也有当上太师的一天,不过他却对这个官名很不喜欢,上表推辞。贾诩知道了李勤的想法后,便暗示送旨来的小宦官,李郎想要个别的官名,或者干脆封个王算了!
小宦官只好回了城里,告知了张让,张让等十常侍一商量,那就封李勤为王?可汉高祖刘邦曾杀白马告天,非刘姓者不得封王,这可是祖制,现在李勤想要封王,那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张让他们商量了一通,找出了可以变通的理由,当初高祖皇帝杀白马告天,那是对大臣说的,告诉大臣们不要立非刘姓者为王,可却不是对他们这些宦官说的,所以大臣要遵守皇帝的遗命,但他们宦官却是不用的;还有就是,故都长安在李勤的手里,现在洛阳也在李勤的手里,皇宫被烧了,小皇帝住在逃跑大臣的家里,就连小皇帝都是李勤立的,否则大汉现在连皇帝都没有了,还守什么祖制啊,高祖皇帝要是不满,让他从坟墓里跳出来,大家理论一番吧,要是跳不出来,那就当高祖皇帝默许了!
十常侍都没有去问问刘协,大宦官们办事,小皇帝一边凉快去,没有发方权,小屁孩懂啥,不用答理他!
一道圣旨写出,盖上玉玺,封李勤为夏王,写好圣旨,第二天就给李勤送去了,为了巴结李勤,连金印都连夜铸造好了,大小和传国玉玺一样大,只不过传国玉玺是玉的,而李勤的是金印!
第274章 名正言顺
李勤不喜欢太师这个名头,按他的本意是想换个别的,比如说丞相,他倒是挺喜欢这个官名的,被别人叫一声丞相,很有诸葛亮的味道,但他可没有想过封王的事情,想给他封王的是贾诩,暗示小宦官的也是贾诩!
事实上,贾诩也是漫天要价,等着十常侍落地还钱,贾诩读的书多,懂的规矩也就多,他当然知道非刘姓者不得封王这件事,所以他自然以为十常侍也懂得,小皇帝身边的人也都懂得,既然大家都懂得,自然也就没有封王这一说,不能封王,又不能得罪李勤,自然要在别的地方补偿,至于怎么补偿,那就是十常侍和小皇帝身边的那些大臣去想的事了,总之不会亏了李勤,这是肯定的!
可不管是李勤还是贾诩都没有想到,宦官们做起事来和大臣们可不一样,什么规矩不规矩的,规矩是别人守的,他们只需要监督别人一定要守规矩,而他们自己是不会去守的,李勤不是要封王吗,那封就是了,有啥大不了的,又不花他们的钱!
封王的圣旨和金印送来时,李勤和将军们正在开会,研究黄巾军所处的位置,如果开战,要用什么样的战术,听城里又有圣旨来,李勤自然要带着将军们迎旨,可等小宦官把圣旨读完,帐中一片安静,鸦雀无声,谁都没有反应过来!
小宦官满脸巴结地道:“夏王,您,接旨啊!”
李勤啊了声,伸出双手,接过了圣旨,他道:“这位中官大人,你没有念错吧,夏王,我被皇上封王了?不是有非刘者不能封王的规矩吗?这是怎么回事啊?”说着话,他站起身来。
他身后的贾诩跟着也站起来,贾诩问道:“这圣旨是谁写的,小皇帝可知此事?”
小宦官忙道:“回贾大人的话,自是皇上的意思,是由张大父亲自写的,皇上用的印玺!”
李勤拿着圣旨,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又递给贾诩,让贾诩接着看。李勤问道:“怎么就封了王呢,难道高祖留下来的规矩不用守了吗?这可真是奇哉怪也了!”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个圈套啊,张让要给自己下套儿!
小宦官赶紧道:“张大父在起草诏书时,小的在旁伺候,听张大父说了,高祖当初是说过要让大臣们不得再立非刘姓者为王,可那是和大臣们说的,跟内侍无关,现在不是张大父替皇上起草诏书吗,皇上没说不行,那就是行,所以就写了这道圣旨!”
贾诩抬起头来,看着满脸谄媚笑容的小宦官,他忽地也笑了,道:“我也就是那么一说,替我家李郎讨个名份,不成想张中官还当真了,这诏书写的时候,没和别的大臣们商量一下,可有谁出言阻止了?”
既然圣旨都写了,王也封了,就证明漫天要价成功,但城里谁不同意李勤封王,非要守着高祖的规矩,名单却是还要知道的,谁反对,谁就是祸根,留着就是祸害,扶角军在出征之前,自然要把名单上的人铲除的!
小宦官眨巴眨巴眼睛,摇头道:“没听谁反对啊,皇上也没反对,张大父给他吃了不少的糖,只要有糖吃,皇上做决定就特别的快!”
李勤一愣,贾诩也呆住了,全帐的将军集体张大了嘴,不会吧,给小皇帝吃点糖,就能封王啊,这也太容易了些!
贾诩笑道:“来人啊,去多置办些糖来,给小皇帝送去。嗯,干脆让制糖师傅住到行宫里去,皇上想什么时候吃,现给他做,吃热乎的!”
李勤嘿了声,吃糖还要吃热乎的,这个以前倒是没听说过。他转头问贾诩道:“这回我看我得进城了,去行宫谢恩,顺便我得推辞一下吧?总不能皇上封了我做夏王,我直接就接旨了,太不谦虚,怎么着也得推辞三次,推不掉再当吧?”
贾诩尚未答话,可帐里的将军们却一起道:“李郎,似乎不必,小皇帝一片好意,你就领了他的人情吧!”
可那小宦官却忙道:“不用,不用,这些事情张大父都替王爷想好了,你要是事忙,不进城就不进。你看,后面的诏书都准备好了!”
说着话,小宦官又从怀里掏出两份圣旨来,道:“三推三让的规矩,这个是要守的,所以张大父将圣旨写了三份,你推一次,就再给你一份,三份之后,王爷你就不能再推辞了,张大父说了,这就叫君有授,臣不能辞!”把两份圣旨交给了李勤,连跪下接旨的程序都免了。
李勤把圣旨接过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的自然是让李勤不要推辞,要安心地当夏王,要忠心地为小皇帝办事,一点要当忠臣喔!
看了几眼,李勤当真是哭笑不得,这夏王当得也太便宜了些,都说宦官办事干脆,可这也太干脆了!
大明龙腾 盛唐烟云 成龙 儿子与情人 袁世凯传 圣经 裂日 雍正皇帝 谁杀死了秦帝国 古郯武师 末日预言 最强小医仙 东京大审判 爱迪生传 解密 穷二代富二代 驻马太行侧 剑道丹尊 民间禁忌杂谈 失宠弃妃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