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部分(第1页)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那么礼拿来做什么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的话,又拿音乐来做什么呢?孔子一生是讲礼乐的,用礼乐来治天下,礼乐之治。为什么要有礼乐?礼是形式,乐也是形式,人的诚敬之心,要以一种形式来表达,就用礼乐。而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你光有礼乐有什么用呢?比如说我非常懂礼,看起来好像很有礼节,礼数也很到位,可是我实际上狼心狗肺,礼节再到位又有什么用呢?你的礼节做得再好,衣服穿得再美,可是你的内心比蛇蝎还要恶毒,那这个礼乐还有什么用呢?没有用。所以孔子说首先人要有仁德之心礼乐才有意义。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是鲁国人,他来问礼之本,因为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礼的实质已经不讲了,可是礼的形式还保留着。比如说“八佾舞于庭”,六十四个人奏乐跳舞是一种礼,尽管他是在用他不该享受的礼,是非礼,可是他仍然保留了这种形式;“三家者以《雍》彻”,他们是在祭祀,还在奏乐,形式保留了,可是内容完全变味了。所以林放就来问,到底礼的根本是什么呢。现在大家都很懂礼啊,看起来礼乐很流行啊,可是到底这个形式的本质是什么呢?在春秋末年,礼已经成了一种形式时,孔子感叹林放居然还能够来问礼的根本,所以他说:“大哉问!”你问了一个好问题啊!“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就说了,一般的礼节,你与其搞得很奢侈,把礼节的形式搞得非常完备,不如简略一点、简单一点,重在突显它的本质;“丧,与其易也”,“易”就是治的意思,治办丧事,与其把丧事治办得礼数周全,治办得很妥当,“宁戚”,不如心里真正悲伤。办丧事的时候又请和尚,又请道士,念经说法,还有乐队奏乐,搞得非常隆重、完备,可是他的儿女呢?在旁边又打麻将,又吃夜宵,这算什么呢?孔子说你与其把排场搞得这么大,不如你心里真正悲伤。办丧事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寄托悲伤之情,而你连悲伤的实质都没有了,丧事办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对待礼节,你与其把形式搞得很好,不如去深入体会里边的内容,礼节是形式,形式背后是诚敬,这才是礼的根本。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广义上指少数民族。而我国古代所谓的夷狄,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更主要是指中原以外没有被中华文化所化的各族。在凡是没有被中华文化所化的地方,就称为夷狄,而被中华文化所化了的,就称为华夏。古代,东边的少数民族称为东夷,西边的称为西戎,南边的少数民族称为南蛮,北边的少数民族称为北狄,中间的就叫中华、华夏。华夏居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中间,所以又称为中华。当时的中华文化是整个东方文化的中心,是亚洲的中央之国,四方都以中国为中央。到汉唐的时候,中华是世界的中央之国,万国来朝。这里我顺便讲讲为什么称华夏。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佾第三(3)

你们看“华”字的象形文字“”,这也是“花”的象形文字,华者,花也,华就是花。花有花纹的意思,三皇五帝中的黄帝,他的夫人叫嫘祖,嫘祖就是我们四川盐亭县人。嫘祖首创抽丝织绸,制作衣裳。华夏族在很早的时候就穿上了有纹彩的衣裳。在其他的少数民族还是赤身裸体的时候,我们已经是纹彩飞扬了。所以称华。什么是夏呢?“夏”的象形文字是“”,像什么呢,像人戴着面具在跳舞。歌舞是礼乐的载体,华夏族是最早懂得礼乐的民族,那些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华夏族就已经懂得戴上面具载歌载舞,懂得礼乐了。《左传》里讲:“有衣冠之美谓之华,有礼乐之美谓之夏。”有衣裳,懂得唱歌跳舞,表明我们已经被文所化,所以华夏又有文化的意思。我们国家是以文化立国的国家。我们是华夏子孙,应该以此为自豪。华夏子孙是被文所化的,不是野蛮的,按照儒家的话来讲,华夏华夏,要名副其实,就是华夏人要有华夏人的样子。但是现在我们的华夏子孙,许多人已经不像华夏子孙了。出口成“脏”,公众场合赤膊,穿拖鞋,还像华夏子孙吗?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东夷西羌都有国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里为什么称“诸夏”呢?因为当时的华夏民族,变成了很多小的诸侯国,因而叫诸夏。这里的“亡”,注意“亡”读wú,它的象形文字是“”,读yǐng,上边一个“”,左边“”表示隐蔽的地方,就是一个人走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就消亡了,这就是“亡”字的本意。“亡”就是看不见了,引申为无,看不见就没有了。孔子说夷狄都有国君,而周朝的周天子,却名存实亡。这里并不是说周朝没有国君,而是君不君,天子不像天子,诸侯都不听他的,成了一个摆设。孔子的意思是连那些没有开化的、没有被教化的民族都有国君,不像我们华夏,简直连国君都没有了。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层的感叹和批判。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指祭山,季氏去祭祀泰山。冉有就是冉求,孔子的弟子。当时冉有是季氏的家臣,孔子就对冉有说:“女弗能救与?” “救”,劝的意思,你不能劝他吗?你不能劝阻他不要去祭祀泰山吗?因为按照周礼,只有天子可祭全国名山大川,诸侯可祭祀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泰山在鲁国,只有周天子与鲁国国君才能够去祭,季氏一介大夫,有什么资格去祭祀泰山呢?他去祭祀泰山,就是在做一件非礼的事情,就是在僭越。所以孔子对冉有说,你能不能劝季氏不要去祭祀泰山。如果你让他去祭了,就是陷他于不义。好比你明知道他要去跳崖,你都不阻止他。冉有回答说,我劝不了,他这个人我怎么劝得了呢——季氏这么固执,又有野心。孔子就感叹:“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哎呀,泰山怎么能够接受他的祭祀啊,泰山之神简直还不如林放。鲁国一介平民林放都知道问礼的根本是什么,而泰山竟然这么不懂礼,它居然还同意季氏去祭它。孔子这是说的一句幽默的话,他本意是说季氏不懂礼,不懂礼实质上是有野心,但是他又不好明说,因为季氏是鲁国的当权派,于是就说得很委婉:泰山不懂礼,它怎么能让季氏去祭它呢?表面上在批判泰山,实际是在批判季氏。泰山有什么办法呢,谁要去祭,它怎么管得了,它除非抖两下,你季氏来祭我就抖两下,山崩地裂,国君来祭我就不动,可是泰山不可能这样子,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人应该有谦让之心,不应该有争斗,君子更是如此。现在我们的教育往往片面灌输竞争意识,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竞争的同时,合作也是必要的,合作就需要谦让。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没有什么要争斗的事情,如果有,也只有在比赛射箭之时。为什么呢?这里的射箭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运动会,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类似的竞技活动。古代的射礼有四种:其一叫大射,天子、诸侯、大夫祭祀之前选拔参祭之人所设的典礼;其二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大夫之间会见时举行;其三为燕射,为贵族平常的娱乐活动;其四为乡射,地方荐贤举士时举行的典礼。孔子说君子要争就只有在这时。“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古人是很讲谦逊、礼让的,“揖让而升”,“揖”就是作揖,“升”,登上射箭台,比如说该我们两个比赛射箭了,我就给你作揖,你也给我作揖,互相谦让三次,然后一起登台。之后还有一个谁先射的问题,又要谦让,最后一般按照长幼,年长的先射。“下而饮”,这是说赛完后,选手们相互作揖到台下喝酒,互致祝贺。“其争也君子”,是说这样谦敬的争才是君子的争。中国的古人即使在比赛当中,也是很谦让、很谦和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佾第三(4)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诗经》里边有一句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在《诗经》里面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的,但是它还含有另一层深刻的哲理,子夏就是向孔子请教这个道理。“巧笑倩兮”是形容女子笑起来很美的样子。“倩”,好看的脸颊,比如笑起来有酒窝,嘴角微微上扬,笑容温婉,这样的脸就很好看,这就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盼” 本意指眼珠子黑白分明,美目流盼,就叫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素”是指白色,“绚”是指有文采,在白净的纸上可以画出很绚丽的画来。这句话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这个女子本身长得就很美,再加以纹饰那就更美,就像在白净的纸上画上绚丽的花纹一样。比如西施,她本来就美,她洗衣服的样子很美,就连她生病的样子都很美。可是东施就不然了,她长得不美,所以不管她怎么笑,眼珠怎么转,她都不美,可是她还要去效仿西施,就把别人都吓住了。本身长得美,你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是美的,本身不美,再怎么矫揉造作,仍然不美。宋玉,屈原的学生,中国古代出名的美男子,写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赋》,在这篇赋里他写一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就是说这个女子美到极致了,恰到好处,增加一分显得太高了,减去一分则太矮了,涂胭脂就太红了,擦点粉又太白了,她的一切都恰到好处,不需要任何修饰,美到了极致。这样的人,她就不需要什么修饰,她的任何状态都是美的,因为她本身美。因此孔子答复子夏:“绘事后素。”“绘”就是画画,画画的事情后于素,后于白纸,就是说先有白纸才能在上面画好画。比如这是一块白板,我在上边用黑笔画画,大家就看得很清楚;如果是黑板上,我仍然用黑笔去画,或者这里已经写满了字,我还在上面画,我画了半天,大家也看不出我在画什么。子夏听了这句话就领悟了,他说:“礼后乎!”礼仪是不是后于内容啊?是不是首先要有一颗诚敬之心、善良之心,然后才用礼节来表达呢?孔子听了以后很高兴,说“起予者商也”。“起”就是启发,“予”,我,商是子夏的名,前面已经讲过,启发我的人就是卜商啊!“始可与言《诗》已矣”,从现在开始我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啊。因为你从诗句中有所领悟,能够举一而反三,所以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这段话的核心在“礼”,礼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啊?是从心里来的。我对你有礼,是因为我尊重你,首先有尊重的心,然后才有行礼的形式,这就叫“礼后乎”。首先要有心,如果心都没有了,仅有礼节这个形式,也没有意义了。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这两段要结合起来读,才能得出其中的真意。“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意思是说夏朝的各种礼仪、文物制度我是能够讲出来的,商朝的各种礼仪、文物制度我是能够讲出来的。“杞不足征也”与“宋不足征也”,“杞”就是我们常说的“杞人忧天”的那个杞国,它是夏朝灭亡以后,商汤分封给夏禹的后裔的一个小诸侯国。“宋”是商朝灭亡以后,周武王分封给商朝的那些遗老遗少的一个诸侯国。“征”,通“证”。孔子说我能讲出夏朝的礼仪、文物制度,可是到杞国去考察,却发现在那里已经完全考察不出夏朝的礼仪了,到殷商后人的封国宋国去,也完全考察不出商朝的礼仪文物制度了。“文献不足故也”,“文”是指历代典籍,“献”指的当时的贤人,就是说杞国有关夏朝的典籍和宋国有关商朝的典籍都太少了,这两个国家也没有当时的贤人了,所以不足以证明夏朝和商朝的礼节。为什么孔子要讲这段话,要结合下一段才能明白。

八佾第三(5)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禘”读dì,是天子祭祀历代祖宗的大礼;“灌”,是这个盛大的祭祀典礼开始时第一次向太祖亡灵献酒的仪式。在灌的时候,君臣一片肃穆,把酒洒到地上。“既灌”就是行完了灌礼。孔子说从把酒洒了以后的其他礼节,我就不想再看了。孔子说这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了,因为大家已经没有祭祀那种虔诚之心了,所以这种祭祀就没有意义了。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这里要补充讲一下周朝的历史。周朝建立天下不久,周武王就得重病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当时成王只有八岁,八岁怎么治理天下呢?周武王去世前就命周公做摄政王,辅佐成王。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叫姬旦,周武王叫姬发,他们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文王叫姬昌。周公辅佐成王八年,期间制礼作乐,天下太平。成王长大主政,觉得摄政王叔叔周公对周朝的功绩太大了,及周公离世,就赐鲁国天子之祭,可以在鲁国的周公庙举行禘这种祭祀典礼。鲁国是周武王赐给周公的封地,是一个诸侯国。而诸侯国只能供奉本国的创始人,就鲁国来说就是只能供奉周公,不能够供奉周文王,可是因为周公的功绩大,所以成王就允许鲁国禘于周公庙,以周文王为始祖,但以周公配飨。这种做法已经是非礼,但是由于是成王对周公的褒奖,故孔子参加了这个仪式,但是这种祭祀应该严肃、庄重,而你们在祭祀的时候还吊儿郎当的,没有诚意,所以孔子说我不想再看了。孔子一心想正礼乐,他想恢复夏朝的礼仪制度,但夏朝的制度已无法考证了;他想恢复商朝的礼仪制度,但商朝的制度也无法考证了。本来鲁国保存了周朝全部的礼仪制度,可是鲁国也已经礼乐混乱了,所以孔子说“吾不欲观之矣”。这是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古礼不存的现状的深沉哀叹。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这个禘礼是怎么回事啊?孔子就说不知道。孔子怎么会不知呢,他是礼学专家,他应该很清楚,可他为什么要说他不知呢?因为,禘是天子之礼,知道这个礼的人就能怎么样呢?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说,知道禘这种礼仪的人,他治理天下就像把东西放在手掌上一样容易,易如反掌。易如反掌这个词就出自这里。“示”,放置、展示,“斯”,这,指手掌。真正知道禘礼意义的人,治理天下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啊。禘礼的意思是使天下的人都能够诚敬,因为天子在祭祀祖宗的时候,是应该十分庄严肃穆怀有诚敬之心的。儒家的核心就是要正人心,你要使天下老百姓都能治理的话,你自己要先有这颗诚敬之心。就像做老师的,你要使学生学好,首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老师都昏二昏三,学生就更

易经养生大道  汤姆·索亚历险记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窗边的泄豆  丁庄梦  将军寨  砖头记  冷血  珑纹双蝠玉  醉爱红楼  英雄联盟之最强杀神  强制侵占  掘金战争  天歌  神雕侠侣  七嘴八舌侯家事  三国足球争霸赛  三生九昭  杯弓蛇影  家养小首辅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