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部分(第1页)

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就成了我们民族重要的价值观。不过“去食”、“去兵”都是在非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对百姓的温饱、国家的安全孔子还是非常看重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颜渊第十二(5)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是卫国的大夫,棘子成认为周朝末年,形式主义的风气太盛,因此提出这样的问题,说君子有了美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何必还要那些外在的礼节形式呢?这里的“质”指本质,“文”指形式。子贡听到他这个话,就予以回答。注意,不是孔子回答的,是子贡回答的。这是子贡的认识,离圣人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子贡就说,很可惜啊,棘子成你这样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拉一辆车的四匹马叫驷,舌指说出的话。“驷不及言”,就是四匹马都追不上你说的话,追不上你对于君子的错误议论。子贡说,形式就像内容一样重要,内容也像形式一样重要。他在这里没有把内容和形式区别出来,形式是内容的体现,有什么样的内容才有什么样的形式,子贡忽略了它们的差异,没有认识到内容和形式本质上的差别。“鞟”音kuò,就是去了毛的皮。他说,把老虎皮、豹皮和狗皮、羊皮拿来,把毛剃掉以后,都是一张皮子,你怎么区别得出虎皮、豹皮、狗皮、羊皮呢?去掉毛都成了一样的皮。子贡这句话比喻得很巧妙,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他批驳了棘子成不要形式的观点,他认识到了形式的重要性,这是对的。但是他又忽略了内容和形式的差异,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老虎皮和狗皮,本质上是不同的。冬天树叶掉光了的时候,你不大好辨别是什么树,一长出叶子了,哦,这是银杏树,那是桉树。你能说掉了叶子的银杏树和掉了叶的桉树是一样的树吗?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是鲁哀公问关于国家税收的问题。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有若,如果在灾荒年,国家的财政困难,该怎么办?有若就回答说,何不用“彻”的方法呢?“彻”是周朝的税收方法,也就是收十分之一的税。鲁哀公说我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还觉得国家的用度不足,你叫我收十分之一,我该怎么办?有若回答说,老百姓都富足了的话,你国君还会不富足吗?如果百姓都不富足的话,国君又怎么富足得起来呢?这是有若对哀公说的治国之道,一个国家真正富有是她的民众富有。老百姓很穷,国君很富,那就要亡国。这就是儒家的政治思想,国君应与民众同忧苦方可为民之父母。

子张问崇德、辩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子张问,什么是崇德?什么是辩惑?“崇德”,就是提高道德;“辩惑”,就是辨别迷惑。孔子说,“主忠信,徙义”就是崇德。“主忠信”就是以忠信为人生的主导,“徙义”就是向义迁徙,向义靠拢。以忠信为人生之主导,又能向义靠拢,就能提高道德。什么是辩惑呢?孔子说,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爱的时候希望他不朽,不爱的时候恨之入骨,巴不得他马上死,越快越好,这就是迷惑。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看他觉得满身是优点,讨厌一个人的时候看他满身是缺点,全凭感情用事,不能理性地、正确地认识人事,这不是迷惑又是什么呢?“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里的一句诗。“诚”表示确实,“富”表示财富,这里引为智慧。“诚不以富”就是确实不能增加你的智慧。“异”表示怪异,这里引为糊涂。“亦祗以异”就是说也只有增加你的糊涂。这句诗引用在这里意思是说,你不能正确客观分析人事,不仅对你自己没有好处,而且只能说明你的糊涂。子张这人务外好大,感情用事,所以孔子告诉他只有以忠信仁义为主导,并有理性客观之头脑才能够崇德辩惑。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颜渊第十二(6)

孔子周游列国到达齐国时,正遇到齐国的大夫陈恒想专权,所以齐景公向孔子问治国之道。孔子回答说,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什么人就应该有什么样子——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人人,人要有人的样子。你是人吗?是人就要有人的标准,有恻隐之心,有羞耻之心,有礼让之心,有是非之心,这才是人。推而广之,师师、生生,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老师不像老师,抹个大花脸,头上扎个小辫,走进来就开始跳,像个唱戏的,这能行吗?是什么人就应该有什么样子,你的一切都要符合你的身份。身份就是名,你是老师,你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老师的身份;你是学生,你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有序。齐景公听了孔子的话很有感触。齐景公说,确实是如此啊,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就会出现国君不理政事,臣子可以杀国君的情况,这样天下就会大乱。现在一切都是那么混乱无序,就是名实不相符。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天下大乱了的话,即使我有很多的粮食,我能吃得到吗?因为当臣子的就先把粮食夺过去了。后来陈氏果然灭齐。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即儒家正名的思想。正名的核心就是要人人都安于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和谐发展。而当时社会的混乱正是由于名实不符,诸侯想做天子,大夫想做诸侯,所以出现臣弑君,子杀父的现象。说到本质上那就是人不像人,人没有了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德行。孔子的工作就是要通过教化,让人回复到真正的人,具有人所应有的品质、道德。只有人像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能使社会由乱到治,进而达到和谐。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孔子说,凭一两句话就能判案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折狱”,即判案。这是称赞子路很忠信。因为他的忠信,所以他说的话大家都信服,他说一两句话就能把案子断了。子路这个人忠信到什么程度?他的诺言绝不过夜。“宿诺”,“宿”是一夜的意思,子路从不将诺言拖过一夜。今天答应的事,绝不会明天来兑现。孔子称赞子路忠信的这一面,但是从中也看出子路这个人很急躁,急于践言,不留余地。一方面讲了子路为什么能取信于人,一方面也含蓄地指出了子路的急躁。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这一句话是接着上一句话说的,孔子说,断案子我和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子路怎么断我也怎么断。只不过我和别人不同的是,我要使天下根本没有案件发生。子路虽然片言可以折狱,但是不知礼让为国,最终不能使天下归于清明。而孔子的理想是天下根本不要有案子发生,孔子对法律是不太喜欢的。早期中国社会是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法家则是把法律从平民推广到贵族,使人人都受法律约束,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整个国民素质。而儒家是把治贵族的礼用于治平民,使老百姓人人都知礼,老百姓人人都知礼了就不会犯法。因为法律是底线,底线你都触犯了,足见你有多坏。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会犯法吗?他会去偷、去杀、去抢吗?他的境界不知超出法律底线有多远,法律对他已没有约束意义了。以前那些学者就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学法律,因为我们的道德远远超出法律对我们的约束,怎么会犯法呢?所以儒家是要提高整个民众的素质,使人人都知礼而不会犯法。这是法家和儒家最大的区别,儒家是以相信人的善良为基础的。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时候,司寇就是掌管刑法的官,那些强盗、小偷、坏人纷纷逃离鲁国,都说鲁国不是我们的土壤了,没有偷的土壤,没有使坏的土壤。比如说,孔子来治理我们这个集体,有人老在中间说别人的坏话,孔子一治理,大家心就诚敬了,都说别人的好话,绝不说坏话,这时来了一个专门说坏话的人,他说了半天,每个人都不理他,不管他说什么根本没有人听,这个人只好走了。“必也使无讼乎”就是使鲁国根本没有能发生案子的土壤。这是孔子一以贯之的重教化思想的体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颜渊第十二(7)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又来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者的心要始终如一,毫不倦怠,推行政事也一定要竭尽全力。当政者确实只有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才能竭尽全力为人民办事。子张少仁,爱民之心不足,所以孔子用这句话来告诫他。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这句话在第六篇《雍也》中已讲过。孔子说,用学问来广博自己,用礼仪来约束自己,那就不会做出违背仁义道德、违背人的品格的事情来。 一个人如果只是学问好,只是博学而不用礼仪来规范自己,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那么他学问越多,就越容易狂傲,以为自己了不起,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所以有了学问还必须用礼来加以约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美事,成全别人的美德,因为君子愿人皆善。君子在人家做坏事的时候则要劝谏阻止,而不去助长。小人就相反,小人专搞破坏,人家要做什么事,就在后面拆台,他也不喜欢别人有美德,别人不做坏事他会怂恿,别人做坏事他更会推波助澜。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从政之道。孔子说,什么是政?正就是政,使天下之人皆归于正,那就是政治。政的象形文字是“”,左边的“正”就是上边一个“一”字,下边一个“止”字,意思是止于一。右边的“”下面是个“手”字,上面是手中拿的鞭子。一只手拿了鞭子教天下人皆能够正,这就是政。政治,以政来治民。因为老百姓有时候不自觉,你就要敲打敲打他,教他把不正的东西归于正,这就叫政治。自己正了,使他人正。你做领导的人能以身作则,把正气立起来,哪个还敢不正呢?你上面都是歪着、斜着的,下面也会跟着你歪着、斜着。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也是儒家一贯的理念。要把天下治理好,首先统治者自己要把自己治理好。自己治理好了,天下自然会效法。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担忧偷盗的现象,就问孔子怎么办。“欲”是贪欲的意思。孔子回答说,如果你自己不贪图财利,以一种清廉的风气去影响百姓,那么即使你给奖赏让百姓去偷窃他也不会去。统治者好利,老百姓也必然会兴起好利的风气,竞相争利,若得不到利就铤而走险,沦为盗贼。这还是与上一句同样的道理。统治者很清廉,老百姓自然也会效法。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又问从政的问题。他说,杀掉无道的人,亲近有道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使为政做得很好啊?孔子说,你真正要为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你希望推广善良美好的东西,老百姓自然就向往善良美好。国家提倡什么,老百姓就向往什么。比如说,以前国家提倡孝,以孝治天下,老百姓争当孝子,争立孝子牌坊。这是一个导向的问题。君子的德行像风一样,小人的德行像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这里的君子和小人指的是统治者和百姓。统治者的风朝哪边吹,百姓的草就往哪边偏。“偃”是倒的意思。民众一般容易随波逐流,时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国家提倡读经,民众马上就去读经;国家提倡学外语,大家都去学外语了。既然民众多随波逐流,那么统治者的引导作用就相当重要。就像大人对小孩的引导一样,小孩最爱模仿大人,大人是什么样,小孩就模仿什么样。大人天天打牌,小孩也学着打牌;大人好吃懒做,小孩也学着好吃懒做。所以必须大人自己做好了,小孩子才跟着学好。引导的作用,说得小是家庭教育,说得大就是国家政令。所以重视宣传教育、重视舆论导向是为政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颜渊第十二(8)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问,士人怎么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呢?“达”的本义是指德行能够使人信服。但是子张问的这个“达”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孔子就反问他,什么才是你所谓的达呢? 子张说,在诸侯国能够声名远播,在大夫之家能声名远播,这就是达。孔子说,你讲的那个是有名而不是达。我所讲的这个达应该是品质正直而崇尚道义,能够揣摩别人的语言,观察别人的脸色,谦恭地和人交往。“虑以下人”,就是自己能够处卑下地、谦恭待人。真正的通达是完成自己,在国以德服人,在大夫之家也以德服人。而有名的人他可以表面上做得很仁德,做得很善良,但是私底下他的行为却完全相反,自己还没有一点惭愧。这样的人他也能在国家、在大夫家里边都有所闻名。子张好名,以为有名就是达。孔子告诉子张名与达是不同的。好名的人伪装出一副仁德的样子同样可以得到名,而真正的达是名实相符,既有内在的德行,也有外在的名望。名者,实之宾也,名是实的宾客,有了实,自然有名。如果为求名而读书治学,一开始就已经离德很远。真正成德之人是不追求名利的,如果他有了名利,名利也只是德行的副产品,并非为名利而名利。这虽是孔子对子张讲的,但对急功近利的今人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舞雩是祭祀祈雨之台。樊迟说,我斗胆地问一下关于崇德、修慝、辨惑应该怎么做。“崇德”就是提高自己的品德。“慝”读tè,表示邪念。“修慝”就是改正自己的邪念。“辨惑”就是辨别迷惑。孔子说,你问得好啊!“先事后得”,就是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这不就是提高自己的品德吗?“攻其恶”,就

窗边的泄豆  英雄联盟之最强杀神  丁庄梦  三国足球争霸赛  家养小首辅  将军寨  三生九昭  神雕侠侣  砖头记  七嘴八舌侯家事  汤姆·索亚历险记  易经养生大道  强制侵占  珑纹双蝠玉  天歌  掘金战争  醉爱红楼  冷血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杯弓蛇影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